·专家专栏
收藏

2013-08-30 第001期

李文雯

北京四中网校特级讲师,“先行教育工作室”创始人

李文雯:溺爱有毒 应对溺爱的6个对策

  过分溺爱 没有原则

  冬天的晚上,妈妈带着3岁的皮皮鲁去朋友家串门。回到家里后,皮皮鲁突然发现手里的一块糖果不见了,于是打着滚哭闹:“我要!我要!我一定要!”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哄劝无效,便带上照明工具,“倾巢”出动,沿着回来的路进行“拉网式”的搜寻,还在午夜12时硬着头皮敲响了朋友家的门……

  经历小小的失望就这样歇斯底里,预兆了未来灾难的来临……

  皮皮鲁长大了,想找一个女朋友,但他看上的女孩根本看不上他。他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在医院里,皮皮鲁被抢救过来了,他却又开始绝食。父母劝他,他恨恨地说:“我就想要她!要她!一定要她!!”

  ……

  小时候,无论要求是否适当都一味满足,长大后,当父母没有能力再满足孩子的欲望时,怎么办呢?像皮皮鲁一样伤害自己?还是像下面案例当中的当事人一样伤害别人?

  2011年发生的“陶汝坤事件”,现在想来,仍让人心有余悸。一个17岁的少年因“求爱不成便泼火烧少女”,把一个花季少女烧成70%的重伤,何等地残忍与霸道!可这种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论语》里两句话就给出了答案——“苟不教,性乃迁。”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主要的责任在谁呢?“养不教,父之过。”谁的责任?是父母的责任。古人简单几句话就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溺爱有毒 应对溺爱的6个对策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今天的陶汝坤的性格源自于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的性格积累。小时候,父母忙工作把他丢给爷爷奶奶,而隔辈老人往往只管养活而不管教育,隔辈老人还有一个特点:怕孩子哭闹。孩子一哭闹,一在地上打滚,要求便得逞。陶汝坤奶奶的软弱、娇纵加上陶汝坤父母教育的缺失,慢慢地造就了他唯我独尊、不可一世的性格。小时候得不到想要的,以哭闹要挟;长大了得不到想要的,以暴力威胁;威胁不成便起毁灭之心。总而言之,“我要,我一定要,实在要不了,就毁灭掉。”其霸道的性格,父母不该反思吗?据报道,陶汝坤曾多次因打架斗殴被送到派出所,每次都被他那神通广大的母亲救出来。这是爱还是害?如果他的母亲能让他尝到自己犯错后应受到的惩罚,如果他的父母能让他明白自己承担做事的后果,他不会堕落到如此凶残的地步,他不会误以为天下就是他陶家的——父母可以一手遮天,做什么坏事,父母都有办法替他摆平。父母不爱陶汝坤吗?爱,可是这种爱却是害!

  溺爱孩子就是害孩子!我想谁都明白这个道理。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稍不留意就滑入到溺爱的行列。

  下面是溺爱的几种形式和对策,请你对照一下,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现象?

  1、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唯恐孩子吃亏。

  2011年,一位浙江男家长在网上晒出他给10岁女儿买的春节礼物,并声称花掉了他两个月的工资,但他说:值!女孩就要富着养。他的礼物单上都有什么呢?除了旅游、零食、服装外,还赫然列出MP5、Ipad2、诺基亚N9等。

  这样富着养的方法,到底能培养出一位知书达理、优雅高贵的女孩呢,还是一位追求物质享受、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的自私女孩呢?当有一天,父亲满足不了女儿的要求时,又该怎么办呢?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

  一个大一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但是他又想要一部Ipad平板电脑。爸爸说现在手头紧,等他大学毕业时再给他买,他便恼羞成怒,对爸爸大打出手。

  成都一个16岁的少女,要钱买MP4,父亲不答应,哀求几次未果后,她便怀恨在心,趁父亲熟睡时将其砍死。

  这样的事例虽是极端,但在轻易满足中长大的孩子,他一般会有哪些不良个性呢?

  轻易满足易造成的性格:急躁任性,一不满足或者没及时满足便大哭小叫甚至发脾气;大手大脚,不懂得珍惜与感恩;追求物质享受,不体贴他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无幸福感,缺乏理想追求。

  对策:延迟满足

  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给一些4岁小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则能吃到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漫长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这个实验后来一直继续了下去,那些在他们几岁时就能等待吃两颗糖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而不急于求成;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到一颗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容易有固执、优柔寡断和压抑等个性表现。

  当这些孩子长到上中学时,就会表现出某些明显的差异。对这些孩子的父母及教师的一次调查表明,那些在4岁时能以坚忍换得两颗软糖的孩子常成为适应性较强、冒险精神较强、比较受人喜欢、比较自信、比较独立的少年;而那些在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可能成为孤僻、易受挫、固执的少年,他们往往屈从于压力并逃避挑战。对这些孩子分两级进行学术能力倾向测试的结果表明,那些在软糖实验中坚持时间较长的孩子的平均得分高达210分。

  研究人员在十几年以后再次考察当年那些孩子现在的表现。研究发现,那些能够为获得更多的软糖而等待得更久的孩子要比那些缺乏耐心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他们的学习成绩要相对好一些。在后来的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发现有耐心的孩子在事业上的表现也较为出色。

  瓦特·米伽尔通过多年观察这些实验对象得出结论:对待糖果诱惑态度与日后成功与否有关。一名4岁儿童在吃糖之前等待的时间越长,以后生活就越幸福、成功。

  为了说明这种现象,米伽尔提出了“延迟满足”这一概念。能够坚持等待就是能够延迟满足。具有延迟满足的能力可以使孩子在成人后容易获得成功。

  如果现在的家长能够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会很优秀。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对待孩子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家长应配合一致,向孩子讲明道理,坚决拒绝,不能迁就,不能搞“下不为例”。孩子的很多坏性格就是因为家长的心太软造成的。

  其次,对待孩子提出的可满足可不满足要求,我们一般不要轻易满足孩子,要让孩子有所等待和忍耐。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对孩子的父母这样说过:“你知道用什么办法准能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这个办法就是:百依百顺。”在家长的百依百顺中,孩子的欲望将无止境地增加,孩子的不良行为就会随时爆发,弄得家长措手不及。因此,我们要让孩子学会“等待”,在期待中获得满足,孩子才会加倍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2、害怕哭闹:无论要求合理不合理,只要孩子一哭闹,家长便妥协。

  我们最怕见到的估计就是孩子的眼泪了。面对孩子的无理取闹,有时我们也会气愤,嘴上狠狠地嚷着:“让他哭,别管他。”但实际上,我们却很少真正做到,我们总是和孩子僵持一会儿,便忍不住顺从了他。顺从的理由也很充分,要么是孩子身体弱,一哭就吐;要么是吃饭时,为了能让他多吃几口饭不至于营养不良;要么是睡觉时,为了能让他早些入睡,不至于生长激素分泌太少,影响了长个;要么是客人在时,为了让他赶紧安静下来,不至于影响主客间的交流,伤了自己的面子;要么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他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不至于别人取笑他;要么是仅此一次,下不为例。其实我们都心知肚明,有了这一次,绝对会有下一次。

  这一点在老人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我曾经在游乐场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大概五六岁的男孩想荡秋千,但那时已经没有空余的秋千,这个男孩便哭闹着赖在地上不起来。于是,惊人的一幕出现了,他的奶奶径直走到一架秋千旁,把一个小女孩拽了下来,嘴里还嘟囔着:“我孙子一哭就吐”,然后理直气壮地把她孙子抱了上去。

  何等的溺爱啊!我们往往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其实孩子察言观色的能力一点都不比大人差,甚至要比大人敏锐。当他用第一次哭闹达到目的时,他就欣喜地发现了控制大人的绝招——哭闹。

  可是,当有一天,他的要求特别不合理,他又特别哭闹,我们心情又特别不好,请问,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办?据我的观察,很多家长便忍不住挥起了拳头。 这是典型的“先惯后打”现象,这种做法最可怕、最阴险。关键是打了这次,下次碰到我们心情好,我们又不管孩子的要求合理不合理而一概答应。在这样的管教下,孩子还有什么是非观念呢?

  “害怕哭闹”容易让孩子养成的性格:任性、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自制力、自私、自我为中心。

  对策:豆腐嘴、石心

  首先,我们应该明白一点:感受没有对错之分,情绪没有好坏之别。我们应该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哭闹时,他可能是伤心的,也可能是恐惧的,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要接纳。可以让他放声哭,发泄出来总比压抑着好;也可以安抚他,拥抱他,并理解他:妈妈知道你现在特别想吃薯片,要是妈妈能给你变出来一包,该有多好啊。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有人能认同并理解他的感受,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孩子的抵抗情绪。

  其次,在父母心里应有原则。非原则问题不要轻易说“不”,一旦要触破底线,一定要坚持到底。

  “饭前不能吃糖,我们给它拉拉钩,饭后再找它。”

  “别人家的玩具可以玩,但不能拿走。”

  ……

  最后,我想说的是,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妥协将会使你一直处在教育孩子的被动中。如果,你能够硬起心肠,勇于对孩子无理的要求说“不”,并坚持到底,用不了几次,你会发现,你的孩子的自制力明显增强。

  3、当面袒护:父母或长辈面对孩子的错误行为或思想时,无原则地支持和保护。

  有些家长见不得孩子受一点点所谓的“伤害”,只要家人或者别人教育自己的孩子,不管孩子做的对不对,他都会跳出来,为孩子开脱责任甚至与对方争吵。

  这种当面袒护孩子的做法给孩子犯错时提供了“保护伞”和“避难所”,长此以往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呢?

  当面袒护易让孩子养成的性格:无是非观念、任性、撒谎、逆反、缺乏责任心、对一方(父亲或者母亲)感情的疏离。

  对策:意见一致

  当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家中其他成员都应该流露出支持的态度,要配合默契,不让孩子发现内部的分歧。即使某个成人教育不当,也不宜立即干预,要背着孩子多沟通,统一思想,统一方法。这样既维护了家庭的和睦又不至于让孩子分不清是非。只有夫妻二人的时候,心平气和地和对方沟通,达成一致意见。这样有利于孩子好习惯的养成。

  4、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人—等,处处享受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中扮演着“小皇帝”“小公主”的角色,处处显示着身份的特殊性。例如,吃“独食”:好东西别人不能吃,只能孩子吃;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霸电视:别人不能选台,只能孩子选;买“独衣”:经常给孩子买新衣服,别人却很少买……

这样下去孩子易养成什么性格呢?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和同情心,不尊敬长辈,不孝顺父母,自私冷漠,不会关心人,不愿意与人分享,缺乏合作与团队精神。

  对策:善于分享

  首先在家中杜绝吃独食、过“独生”等一些错误做法;其次,给孩子做好善于分享的榜样,比如,客人来时,妈妈可以把最好吃的食品与客人分享,热情地招待客人;平时多给孩子讲一些因分享而得到快乐的故事,使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5、大惊小怪:孩子稍有差池,如摔了一跤、蹭破一点皮、感冒发烧、和小伙伴闹点别扭等,家长便大呼小叫,担心不已。

  想必大家都知道“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童话故事。

  一只小牛出去玩耍,碰见一只大老虎,小牛不仅不害怕,还开心地跟老虎打招呼。老虎心想:以前老牛见了我吓得腿都哆嗦,可他的儿子不仅不害怕,还这么沉着,一定有埋伏。想到这儿,老虎吓得掉头就跑。小牛回到家,把这件事跟爸爸一说,爸爸的脸都吓白了,把小牛搂在怀里,发出一声感叹: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身上也都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很多恐惧的种子都是我们成人种植进去的。想想看,当孩子发现一条毛毛虫,看见一条蛇,突然处在黑暗中,正要爬上一张桌子等,我们大人是什么态度?“宝宝,别碰,怕。”“天呢,妈妈最怕蛇了。”“好黑,怕不怕?”“危险,赶紧下来。”本来孩子对此没有什么概念。他第一次看见毛毛虫、蛇,他怎么会害怕呢?他只有好奇,但被你一吓唬,他被恐惧阻住了前探的脚步。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甚至拿鬼、警察、电视节目中的恐怖情节去吓唬孩子,实在是太毒害孩子的心灵了。最可悲的是,当有一天,孩子表现得害羞、胆怯、孤僻等,家长又恨不成钢,对其横加指责与批评。殊不知,这样的结果正是家长自己造成的。

  大惊小怪会让孩子养成的性格是:胆小、懦弱、爱哭、失去好奇心、自卑、孤僻及人际关系障碍、娇气、没有冒险精神、缺乏创造力等。

  对策:见怪不怪

  想要孩子有一个“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胸怀,首先自己就要做到见怪不怪。无论碰到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沉着冷静,哪怕内心紧张万分,也要给孩子一种“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感觉。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恐惧急躁解决不了问题,只有沉着冷静才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其次,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时,我们不必过分关注他,甚至可以有意识忽视他的这种情绪。我们可以让孩子试着摸一摸他害怕的物体或家长亲自摸一摸,在家长勇敢的示范下,孩子的恐惧心理会减少很多。

  不管怎样,当孩子表现出恐惧时,家长不要指责或者批评,更不要采取强迫或压制的手段使其就范。这样只会增加孩子的恐惧心理,甚至造成心理障碍。我们应该多想些办法,在自然、宽松的环境中,降低孩子的恐惧心理。

  6、过分爱护:为了孩子的安全而处处限制其活动,不让孩子尝试任何新鲜事物。

  不少父母,特别是老人对孩子过分爱护,限制了孩子很多活动。如不允许孩子摸、爬、滚、蹦、跳等行为,理由是怕磕着碰着;不允许孩子下,理由是怕淹着;不允许孩子有零花钱,理由是怕孩子上当受骗;不允许孩子使用火柴和煤气,理由是怕烧着;不允许孩子使用剪刀,理由是怕孩子伤了手指;不允许十几岁的孩子单独出门,理由是怕孩子上当或走丢。

  有这样一位妈妈,冬天的时候,她怕孩子被冻着,所以给保姆立一个规矩,就是必须她打电话让保姆带孩子出来玩,保姆和孩子才能出来,否则,只能在家玩。可惜,这位妈妈每天出去上班的时候,都是一大早,北方冬天的凌晨,不用说,很冷,所以,以她的感觉:哇——今天好冷,孩子坚决不能出来玩。她哪知道很多时候,等她钻进阳光照不到的写字楼里没多久,温暖的太阳就升起来了。可怜的孩子一个冬天都没出过家门,哪怕艳阳高照。

  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呀!就这样一直被保护,孩子如何能长大呢?一点点危险都不经历的孩子肯定是脆弱的、平庸的。危险处处存在,躲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教会孩子如何识别危险,处理危机。

  过分爱护容易让孩子养成的性格:胆小、怕事、神经过敏、平衡能力差、多动症、注意力分散、没有冒险精神、缺乏创造力、逆反、身体差。

  对策:舍得放手

  想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未来社会的人,就要“放养”,不能“圈养”。留学英国的陆健先生在《社会》杂志上,发表过一篇“让孩子独自爬山”的杂谈,为人父母者能够从中得到很多启发。

  摘录如下:

  在英格兰北部湖区的国家公园旅游时,我们与利物浦大学教授理查德一家三口爬上了千米高的斯科费尔峰。同行中,有理查德6岁的儿子小威廉。小威廉长着一头金黄的卷发,身体敦实,活泼可爱,一双碧蓝的眼睛充满了童真,一路上与我们相处得很好。

  起初,山势平坦,蓝天白云下偌大的山谷被厚厚的黄褐色秋草紧裹着,登山者总共只有十来个,显得空空荡荡。我们一行6人,队伍前后却足有1公里长,小威廉与他母亲一直落在最后,而理查德却走在最前列,常常远得看不到身影。我问理查德,是否要等等他们娘俩,理查德不假思索地回答:“放心吧,他们没问题。”果然,午餐时分,当我们在一棵松树下休息时,他们追了上来。

  越往上山势越陡,几乎已无路可寻。接近山巅约两公里的山坡,坡度足有70度,而且风化了的乱石遍地散布,脚无法用力支撑。没办法,我只能手脚并用,如猫狗行走,那是真正的“爬”山,危险程度远胜于黄山、华山。但我最担心的还是落在后面的小威廉。我在一块突兀的大石上稍事休息时,看到小威廉光着上身,一个人正奋力向上攀登,没有任何畏惧之色。我向他高声叫道:“当心点,威廉。”他却用刚学到的中文回答道:“不用担心,我能行。”我真纳闷,为什么理查德让6岁的小孩独自爬山?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实在是很难理解。说真的,我也是平生第一遭爬如此危险的山,但看到一个6岁小孩能够毫无畏惧地向上攀登,我心中顿生一种力量,激励我奋力登上山顶。

  下山途中,我问同行的一位副教授:“你敢带你的妻儿爬这样的山吗?”他说不敢,我说我也不敢。回国已经好长时间,这件小事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让我思考到底应该如何教育子女。

  针对父母对孩子照料过度的现象,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 这样就会逼迫孩子去担当、去尝试、去体验、去锻炼,孩子就有了生存的本领,有了探究的欲望,有了抗风险的能力。当他远走高飞时,你心中只有欣喜而没有担心。

  溺爱孩子的方式还有很多种,比如听之任之型: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想怎样就怎样;允许孩子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自制力,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还有祈求央告类型的父母: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自己的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感到痛苦,但是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

  溺爱的危害真是不可小觑啊!你的家中有没有溺爱的现象呢?如果有,你打算怎么做?

分页浏览>>(共计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