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11-08 第005期

柏燕谊

百诚释心咨询公司创办人,首席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

如果爱孩子 让他们自己选择人生

  你曾经把婚姻当成离开父母的最好理由。

  你发誓,有了自己的家以后,绝对不会重蹈父母的覆辙。

  可你却渐渐发现,父母的触角无孔不入,伴侣开始抱怨,阴影日渐深重。

  最可怕的,是你渐渐意识到,你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像你最讨厌的那个人……

  都灵觉得,她快要被母亲逼疯了。这段时间,每当她要下班的时候,母亲总是会往她工作的报社打电话,唠叨关于她婚姻生活的种种。

  这一次,电话的内容是:“你晚上过夫妻生活的时候,记得垫一个枕头在腰下面,那样比较容易受孕。”

  都灵实在忍不住,在电话里跟她吼:“不关你的事!”

  结果母亲在那边生气地说:“这样的事,我不管你,还有谁会管你?你结婚也有这么长时间了,你老公年纪又那么大了,再不抓紧,生不出孩子来谁负责?”

  都灵想说“反正不用你负责”,但声音卡在喉咙里。母亲似乎有些得意,又补了一句:“我都是为你好!当初你不听我的话,现在尝到苦果了吧?”便挂断了电话。

  这天是周末,按照惯例,都灵和丈夫要去她父母家吃晚饭。都灵实在不想去,可是,她刚走出办公室,母亲的短信又发了过来:“今天堵车,你们不要开车过来,坐地过来。”

  可是,丈夫的车已经等在楼下了。都灵便坐上车,与丈夫一起前往。一路上车果然堵得厉害,都灵和丈夫迟到了一个多小时。家里的饭菜早已摆在桌上,母亲冷着一张脸,在等着他们。

  “不是说让你和爸爸先吃吗?”都灵埋怨道,“爸爸有胃病,该饿坏了。”

  “饿坏了他不是我的责任,是你们的责任,”母亲说,“不是让你们坐地铁过来吗?故意跟我对着干,你们是什么意思?”

  都灵想回嘴,被丈夫拉了一下衣袖。这顿饭都灵吃得食不甘味。饭刚一吃完,父亲便进了里屋。这情形,都灵也已经习以为常,多年前父亲便已诊断出患有抑郁症,从此绝少与家人交流。都灵不是不同情母亲,她是一个追求生活品质的女人,却因为造化弄人,嫁给了一辈子老老实实、碌碌无为的父亲。家里的大小事情,父亲都帮不上任何忙,母亲忙里忙外,大到都灵的上学问题,小到第二天穿的衣服,所有的事都是她一手操持,她将丈夫和女儿照顾得无微不至。就是因为母亲的辛苦,都灵经常想:“能忍就忍吧,她毕竟是爱我的。”

  都灵去厨房洗碗,出来以后,听见母亲在与丈夫交谈。

  “你们最近有没有去看过医生?”

  “没有啊,我们都好好的。”

  “我不是说了让你们去看医生吗?你要跟小都讲,要告诉医生,你们想要快点生孩子。她那个子宫内膜异位是可以很快治好的,你们现在吃的这种药不好,跟医生说帮你们换种药……”

  都灵气得差点晕倒。她不能忍受母亲就这样跟人谈论着她最隐私的事,哪怕是跟她的丈夫。她气得连手都没擦,拖起丈夫就冲出了家门。上了车,她责问丈夫:“为什么要跟母亲谈论这些事,这样做对她太不尊重!”

  丈夫也很生气:“你以为我想跟她讲啊?她是你妈妈,我应酬她是出于对你的尊重!”

  都灵知道丈夫说得有理,但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与丈夫大吵了一架。最后,丈夫说了一句话:“你发没发现,你最近越来越像你妈!”

  都灵惊呆了,她无法承受这样的指责。这么多年,她一直与母亲冲突不断,包括她嫁给现在的丈夫,最初母亲坚决不同意,甚至闹到要断绝母女关系,最后,还是因为都灵的坚持而让步。都灵以为,结婚以后,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能够改善,没想到母亲开始越来越多地干涉到她的家庭事务,她和丈夫都一再忍让,直到不堪重负。

  都灵结婚以后一直没有要孩子。的确,她有妇科病,丈夫年纪也大了,但都灵忽然明白,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都灵害怕要孩子。

  她心底最大的恐惧,便是有一天,自己成为另一个母亲。

  你的婚姻谁做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明确规定:每一个公民享有婚姻自由的权利。这其中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自由。

  然而我们的婚姻真的能够自由地进出吗?

  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体验,就是,我们选择的爱人一定要过父母那关。民主型的父母可以做到,就算孩子的这个爱人并不是自己所喜欢或者看好的类型,还是可以给孩子留出充分判断和选择的空间,会让孩子自行处理他们的生活和婚姻问题。然而强势的父母,恐怕就不会给孩子出让这样的空间了。

  先不说父母这么阻挠孩子自己选择婚姻对象的原因,单纯从阻挠这个行为本身来看,就已经够暴力了。一边是自己的恋人,一边是自己的父母,无论怎样选择,都会造成伤害。

  我曾经接待过一位婚姻濒临破裂的女性,她遇到的状况,与都灵很相似。所不同的是,她已经被逼到了悬崖边,被迫要在母亲和丈夫之间做一个选择。原来,她的丈夫并不是她母亲满意的对象。结婚以后,母亲为她的家庭“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是丈夫的收入必须全数上交。

  她忠实地履行了母亲的规定,而丈夫出于对她的爱,也尽量配合。丈夫把工资卡交到她手里,而她每个星期给丈夫发一次生活费。

  他们离婚的导火索,是因为一个苹果

  丈夫在单位吃午饭,她按照每餐十五元的标准,给丈夫计算午餐费。丈夫提出,他想换吃带水果的套餐,那样十五元就不够,请求将标准提高到二十元。而她则认为这个苹果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她在家里给丈夫准备了很多果,完全可以从家里带到单位,而不用换吃那么贵的套餐。她甚至怀疑,丈夫是想存私房钱,就像她母亲说的一样,男人要钱,就是想变坏了。

  丈夫终于爆发了。他跟妻子摊牌:“你不能事事听你妈的,你妈已经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要想继续和我生活,你就得跟你妈断绝来往,不然的话,我们只能离婚!”

  我问她:“你觉得自己会如何选择?”

  她说:“我可能会选择母亲。”

  “为什么?”

  “因为,我离不开她。”

  原来,这位女士从小在母亲的严格管束下长大。从上学到选择工作单位,都是母亲一手操办。甚至成年以后,每天下班回家吃饭,母亲都会为她定好乘车的路线,先坐哪趟车,再坐哪趟车,一点都不容许出错。她的恋爱和婚姻是对母亲最大的一次违拗,为此母亲曾经一年没有跟她说话,她感到痛苦万分。直到母亲恢复了和她的来往,她才觉得生活又正常了起来。她知道自己无法再一次忍受那样的痛苦。

  我又问:“难道你从没想过,母亲这样干涉你的生活很不正常?”

  她苦笑,告诉我,她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她已经习惯了。没有母亲为她安排一切的日子,她觉得生活里到处都是陷阱,自己无法处理任何事。离开母亲,她无法生活。

  这位女士没有完成她的咨询疗程。因为她真的很快地做出了选择:她选择了母亲,跟丈夫办理了离婚。

  这是我的工作经历中,最让我感到痛心的案例之一。

  同为女性,我深深知道,她做出的选择,会令她此后的生命,与快乐和幸福绝缘。

  所有的人,一生中都会生活在两个家庭:父母的家和自己的家。

  婚姻,是一个人获得独立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我们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其实就意味着我们与父母渐行渐远。

  但世界上有太多的父母,用自己的人生经验、人生遗憾或者人生期待去干预孩子的婚姻选择。

  他们的借口往往冠冕堂皇,但结果却毫无例外地让自己的孩子陷入痛苦之中。

  上面所说的那位女士,便是一个典型的受害者。

  她曾经坚持自己的选择而结婚,却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之中。她告诉我,她总会觉得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母亲的隐忍和伤心之上的。这样的情绪延续到自己和丈夫的关系当中,她就会觉得自己为了这份感情做出了很多牺牲,并因此产生了在两性情感当中获得加倍补偿的期待。而只有这样的期待得到满足,她才会觉得自己“牺牲”掉的亲情得到了补偿。

  但是,这对她的丈夫太不公平。丈夫与她结婚是因为爱,她却强迫丈夫与自己一起成为感情的负债者,要求丈夫与自己一起,配合母亲的要求,向母亲“还债”。最后,这段婚姻被迫中止。可是,这对她却造成了更大的伤害。

  因为,我们选择爱情婚姻,其实是一种自我肯定。

  她被迫放弃了这样的选择,伤害的不仅是深深爱她的丈夫,更是她对自我的认同。她不再相信自己有资格获得爱情,而只能继续在母亲的强大管束之下,过完她的一生。

  干涉你的婚姻真的是“为你好”吗

  在我的咨询生涯中,带着孩子前来咨询,并试图让我说服孩子改变其婚姻选择的家长大有人在。父母的理由很堂皇,那就是:我爱自己的孩子,不忍心看着他(她)往火坑里跳。

  这种时候,父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都是:这是为你好。

  但这是真正的原因吗?

  深层心理学对这个问题有另外的解释:父母希望通过干涉孩子的婚姻,替代孩子的人生,让孩子替自己而活。

  曾经有一对父母带着他们的女儿来找我咨询,他们三个人有三个诉求,女儿希望父母能够尊重自己对婚姻对象的选择,父亲希望女儿不要嫁给这个穷小子,母亲希望女儿选择自己看中的一个出身大家、留学归来的小伙子。

  他们在我的咨询室里争吵和痛哭,我正要说话的时候,父亲突然暴怒起身,对一直喋喋不休的妈妈怒喝:“虽然我不同意女儿嫁给那个穷光,但你看上的那个人也不是什么好玩意儿!你这么坚持,不要以为我不知道是为什么!不就是这个小白脸和当年甩了你,让你至今还念念不忘的初恋情人很像吗?你要死要活地逼着女儿嫁给这个人,不就是想让她替你完成当年的遗憾吗?别以为我不知道!到底是女儿嫁人,还是你春心大动想重温旧梦?我看你就是个鬼魂想要上女儿身!休想!我找一个女婿,结果还找出情敌来了!”

  父亲这段话让我几欲喷饭。没想到,这个看似木讷的中年男人居然能够看到这么深层次的替代补偿的心理动机。

  或许,这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而是因为这位母亲把她的遗憾在平时生活里表露得太多了吧。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与岳母关系非常好的女婿。在某种层面上,他们都满足了岳母对自己婚姻当中一些遗憾的补偿。

  自己生活艰苦的母亲不满意自己婚姻的经济状况,就希望女儿嫁给一个经济条件好的男人;自己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母亲希望女儿嫁给一个好好先生;自己丈夫牢骚满腹行为不果断就希望女儿嫁给一个阳光积极有决断能力的男人……这样的状况比比皆是。

  强势的母亲会因此横加干涉女儿的婚姻,从意识层面上说这是爱,她们害怕女儿重蹈自己的覆辙;从潜意识层面上说这就是替代补偿。人们都说“孩子是父母人生的延续”,她们便是在女儿的身上延续了自己对婚姻的期待。

  但这样做往往是无效的,因为我们大部分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都会无条件地认同两个人,那就是我们的父母。在婚姻处理技巧方面,我们也会习得父母相处的方式。孩子是看着自己父母的婚姻长大的。作为父母,你若希望你的孩子选择一个和自己现实当中的妻子(丈夫)不一样的女人(男人),无异于让他(她)否定自己的异性家长。大部分情况下,谁也不愿意自己的长辈是一个需要被否定的人。如果他(她)勉强接受了强势家长的安排,一方面会陷入因否定而产生的深深愧疚当中,另一方面也会因为自己的现实婚姻没有学习的模板,而使得婚姻中的磨合变得更加艰难。

  当父母的,或许能够通过对孩子婚姻的决断来弥补自己当初的遗憾。但作为父母,你得到的,恰好是孩子失去的。

  而这,算不算是一种掠夺呢?

  世界上有一种自由,是脱离父母

  我在电视上做过一期调解家庭纠纷的节目,大致是说一个老父亲把自己的儿子告到法院,起诉解决赡养问题。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那位被众人唾弃的“不孝之子”在演播室里号啕痛哭。他说,自己从小到大穿什么、吃什么、几点睡、和谁交往、选择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都要听父亲的安排,如果他有些自己的想法和行为,轻则被怒骂呵斥,重则被吊起来鞭打,甚至还会一天不给饭吃。而现在这个妻子,其实也是父亲当初为他挑选的。父亲为他选择了一个从外地来北京打工的农村女孩,他和她本没有什么共同语言,但父亲说这样的女孩心不野、孝顺、听话。儿子虽然和这个女孩没有共同语言,但还是被迫接受了。

  然而父亲没想到的是,这个女孩虽然文化程度不高,来自农村,却很有主见。一次,儿子要去参加同事的婚礼,父亲又对儿子衣服上的某个细节大肆批评指点,强迫儿子换一件衣服,这时儿媳妇突然说话了。她说:“爸,强子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这点事情他是有能力自己处理的,更何况他现在有我了,如果他有什么需要注意的或是疏忽的事情,我会帮他的。以后您不用这么替他操心了!”

  在演播室讲述这段往事时,这个大男人一直拉着自己妻子的手。他告诉我们,当他妻子的这话一出,房间里立刻鸦雀无声。强子自己也被弱小的妻子的话给吓到了。他战战兢兢地看着父亲,而父亲显然也很震惊,毕竟太多年没有人敢这样和他说话。沉默片刻后,父亲突然将巴掌抡向了儿媳妇。看着自己的妻子被父亲打倒在地,强子仿佛看到了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多年压抑的情感一下子爆发了。他把父亲推在一旁,把妻子带离了自己生活了三十多年的家。从此之后,强子和妻子开始独立生活,再也没有回过父亲的家。

  我并不赞成强子拒绝赡养父亲的方式,却理解他的苦衷。

  从笼子里飞出的鸟,再也不愿意回到笼中。强子对自己曾经与父亲共同生活的岁月感到深深的恐惧,他害怕自己如果再回到那个家,甚至再次接近父亲,就会重新过上那种暗无天日的生活。

  我想说,强子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父亲控制他的手段并不高明,因此,他的反抗更容易找到明确的目标,也更容易成功。

  但是,如果父亲不是用暴力对待他,而是“爱”呢?

  就像一开始提到的都灵,她母亲干涉她的婚姻,理由是她的生育问题。她痛苦,却无法直截了当地拒绝这份“关心”。

  就像那位被迫离婚的女性,她的母亲告诉她,男人一有钱就会变坏,让她认同自己的干涉,甚至认为母亲真的是为自己好。

  在干涉儿女婚姻的手段上,父母的“狡猾”,有时甚至超出我们的想象。我曾经见过一位母亲,只因为准女婿在家宴上喝醉了酒,说了一句“您放心,您闺女嫁给了我,以后什么工作都不用做,在家相夫教子享受就够了”,而痛骂女婿“为人轻浮”,逼着女儿与他分手。

  还有的父母会从激烈反对子女的婚姻转变到全盘接受,而那只是换了一种干涉的形式。曾经有一位咨询者,因为母亲带孩子的事情而痛苦不堪。母亲一开始并不赞同她与丈夫结婚,却在他们生了孩子后主动提出帮忙,与他们住在了一起。她一开始很感激,但渐渐变得无法忍受,因为从那以后,她和丈夫每天吃的东西、穿的衣服,甚至洗澡的时间,都要由母亲规定。

  而我们,遭遇这样的情形,会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从父母身边逃脱吗?

  幸亏,我在生活中遇到过成功的例子。

  一个朋友多年前因为母亲不能够接受她选择的男友而给她另外介绍了一个男孩,为了达到目的母亲以死相要挟。而朋友无法面对爱情与亲情的选择,也不愿意放弃自己,所以选择了出国。好在,这个朋友一年后再次遇到了一个懂得她并且珍惜她的男人,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打算回国生活。但回国不到一个月,就改变了决定,再次出国,决定在国外定居。

  她告诉我,这样做的原因,是她的母亲。

  朋友说,回国以后,母亲马上帮她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接收单位。母亲甚至给她列了一张人名清单:将来,你要做项目去找谁,生孩子找谁,生病找谁,孩子入学找谁。母亲连自己死后,女儿应该找谁去办事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因为她需要看到女儿的人生沿着自己铺好的轨道,一丝不差地进行下去。

  朋友与现在的丈夫是在国外认识的。因此,丈夫与母亲的关系自然便有些疏远。回国之后,她与丈夫忙着见各自的朋友,忽略了母亲。母亲很不满意,经常在女儿面前流泪抱怨,在女婿面前说话含沙射影。母亲的“软弱无助”让朋友第一次爆发了和丈夫的争吵,甚至冷战分居。后来有一天,她和丈夫参加完一个聚会已经是晚上两点,回家打开灯,发现母亲不知什么时候到了他们家里,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流泪。

  把母亲送走后,丈夫对她说:“你必须做一个选择,在我和你母亲之间。”

  这是一个听上去让我们觉得耳熟的选择题,这位朋友,最终选择了自己的丈夫。

  她对我说:“我信任我的丈夫,他是一个冷静而理性的人,是我人生的伴侣。我也想到之前我自己错过的恋爱,那是因为,在我心里总有一种恐惧,觉得如果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结婚就会因为伤害了家人而失去他们,甚至想过如果我失去了他们而婚姻还出现了问题,那我更加无法面对自己的选择。所以,我远远地逃开,曾经我还试图让自己拒绝幸福,我认为我能用自己的不幸福来向我妈妈抗议。但我发现,当我做出这样的选择和行为之后,我的妈妈认为如果不是因为她,那么我不会有出国的勇气,但我的不幸福都是自己能力太差,她已经尽力了。

  “所以我很困惑,为何我怎么选择都不能够让我妈妈意识到我的不幸福是她造成的。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位心理咨询师,他听完我的故事之后告诉我,的确,你的不幸福和你妈妈无关,因为是你放弃了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你希望你选择的结果由你妈妈来买单。

  “于是我懂了,我不能指望我的父母理解和接受我的一切,我应该通过沟通和独立的表现以及幸福的状态让他们逐步增加对我的信任和理解,这是我人生应担的责任,那就是成长的同时帮助别人一起成长。

  “所以,现在我不再恐惧了,因为我会为我的人生负责任,而我相信我的丈夫会陪我走过这一切。”

  我问她,那你这样离母亲远远的,不会舍不得吗?

  她说,的确会舍不得,也会有很多不适应。因为我放弃的,是母亲用自己的全部精力、资源结成的一个安全网络。

  但这些安稳和便利,要用一样东西去交换,那便是:自由。

  婚姻是自由的,只有在自由的选择之下我们才能够感受到婚姻的幸福与甜蜜。

  如果我们的婚姻不能够自己做主,恐怕我们的人生也不能够自己做主。

  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为什么要活着?我们完成的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还是仅仅是满足父母欲望的媒介?

  我们爱父母,一如父母爱我们。但是,当这份爱令我们不能享受自己自由的人生,也许,就到了离开的时候。

  离开并不是不爱,而是为了更好地爱:作为一个独立、完整的人去爱父母,而不是作为他们的附属。

  我想对天下所有的父母说,如果你爱你的孩子,请让他们自己选择人生,哪怕他们的选择最终会带给自己伤痛和遗憾,但至少我们尊重了一个生命体的最基本需求,那就是:自由。

  本文来源于《爱暴力》

分页浏览>>(共计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