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11-20 第007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忽视孩子优点的父母 需下岗培训

  今天的父母非常辛苦,也很困难,我们如果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来教育今天的孩子,恐怕是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因为今天的孩子和我们小的时候生活的环境完全不一样。

忽视孩子优点的父母 需下岗培训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你亲眼看到的儿童现象未必是真实的。所以,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概言之,了解孩子是做好父母的一个基本功。

  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儿童不是学习机器。2012年 12月 7日,我出席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发言说:“陶行知是在中国首先倡导生命教育的,但是,今天的教育在很多地方没有生命气息。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理念,更应该成为儿童教育教学的根本原则。”

  最大的动力是热爱。所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是多么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多么人道。我赞同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教授的观点,就教育的使命来说,不是塑造生命,而是让生命舒展。作家冰心呼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生长。因此,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孩子的潜能优势,尊重孩子的兴趣与选择。为什么不能把孩子简单比较呢?因为孩子是千差万别的,如遗传和成长环境的差异等,在许多方面没有可比性。如成尚荣研究员所说,儿童既是复数,也是单数,而且主要是单数,即儿童是“这一个”“那一个”。因此,不要盲目攀比,而要发现孩子的特点,尤其要发现孩子的进步。

  父母和教师的行为对孩子能否养成好习惯影响巨大,因为儿童最善于观察和模仿。班杜拉的观察模仿学习理论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其中,自我效能即对自己能力的判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父母和教师首先要给孩子做榜样,同时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教育的真谛是发现儿童、解放儿童和发展儿童

  全部儿童教育的使命 ,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 :“发现儿童 、解放儿童、发展儿童 。”发现儿童就是发现儿童的成长规律,发现孩子的潜能;解放儿童就是打破对孩子的束缚,让孩子身心获得自由;发展儿童就是引导儿童充满自信健康协调的成长。一次,我在广州一所名牌小学与一位孩子交流,这位孩子是学校选出的代表。我问:“你们双休日都干嘛呢?有时间玩儿吗?”“没有时间玩儿。”孩子答。我接着问:“玩儿一天都不行吗?”“不行。”孩子摇摇头。我说:“能玩儿半天吗?”“半天也不行。”

  我很惊讶,因为我敢肯定地说,如果连一天玩儿的时间都没有的孩子,极有可能成为问题儿童。凡是不会玩儿的孩子、不想玩儿的孩子,都是问题儿童。

  有的父母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给孩子报了6个班,争分夺秒地学习。在我看来,生命必须留有余地,孩子必须有玩儿的时间。正如鸡蛋,当我们剥开煮熟的的时候,会发现鸡蛋里面有个空洞,没有一个是全满的。鸡蛋留下的“窝”就是留有余地。

  大家是否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越小父母的期望越高,孩子的年龄越大,父母期望越低。其实,有的孩子开窍得晚,特别是男孩,整体发展速度相对比女孩慢。因此,父母更要关注男孩的成长规律,不要把男孩的成长特点看成缺点。

  其实,很多教育问题都与观念有关。比如说,父母认为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就可以了,于是恨不得把孩子的每一分钟都安排满了,定好日程表。可是,测量现代儿童的标准之一,是看这个孩子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多少。凡是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少,孩子就极可能有问题,这个家庭教育也就容易出问题。

  在全国的独生子女调查中发现,平均每个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是68分钟。假如你每天只有68分钟能自由支配,其他时间都是别人支配你,你忍受得了吗?

  那该怎么办呢?孩子不管行吗?确实不管不行,但是管需要正确的方法。以写作业为例,当孩子高兴地说:“噢!写完作业可以玩啦!”父母说:“真不错,好的,我再给你出10道题。”如果这样鞭打快牛,孩子就明白了:早写完了没用,写得越慢就越好。于是,孩子就有可能养成写作业磨蹭的坏习惯。

  曾经有个小孩子对我说:“孙叔叔,你知道家里什么地方最安全吗?”我当然不知道,孩子悄悄地告诉我:“厕所。”这是孩子的答案。现在孩子上厕所的时间特别长,洗澡的时间特别长,把门一关,嘴里哼着歌,因为在厕所里面可以轻松一会儿。看看,我们的孩子多可怜啊!

  聪明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写作业,好好写,写完了作业自己检查,自己检查完了,剩下的时间归自己支配。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慢慢养成认真写作业的好习惯,写作业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当然,一旦发现孩子写作业磨蹭,怎么办呢?比如,一二年级的孩子,首先要和孩子约定睡眠的时间,一般小学生在晚上八九点睡觉。到了睡觉时间哪怕作业没写完也不许写了。第二天老师批评怎么办呢?那就得挨老师的批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有的父母说:“孙老师,看到孩子坐着发呆,我就着急,觉得是浪费工夫。”其实,儿童的成长需要空间,发呆是需要的。

  有的父母对孩子说:“哎,不要带其他孩子来玩儿,不卫生。”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过于追求整洁反倒让孩子失去了朋友,那是因小失大。

全文浏览>>(共计2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