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01-09 第014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良好习惯 有利于健康人格形成

  习惯与人格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研究员与我共同担任习惯研究的课题组长,在我们的一次课题会议上,她对习惯与人格两个概念的关系做出了如下解释: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

良好习惯 有利于健康人格形成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习惯总是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动的。但习惯养成和表现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是习惯于要认真地制订计划,并听取有关人士的意见,这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心的体现。而责任心是属于健康人格的,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责任心这种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因此,对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

  我赞同张梅玲研究员的分析与概括,并且认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也许可以说,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我们课题组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习惯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中,情绪型的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多,这类孩子比较任性,会很容易出现冲动、焦虑、反复无常等行为表现,当面临各种压力情境时,也很脆弱,容易出现更多的攻击和退缩行为。如何帮助儿童养成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控制情绪化行为习惯,获得较高的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呢?

  研究发现,通过一系列“做人”“做事”良好习惯的培养,儿童在情绪性维度的得分有较多的降低。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面对情绪型的儿童时,老师父母可以着重从两方面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儿童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在交往中养成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习惯的同时,也逐渐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儿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他们能获得他人更多有效的帮助,从而减少不良的情绪发泄。

  另一方面,鼓励孩子独立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提倡孩子进行自我管理,这不但减少了他们的依赖性,也时常给他们带来完成任务、战胜挫折的成就感。此外,对于情绪型的孩子,我们除了在培养他们做人、做事方面的行为习惯外,还注意多与他们沟通,公平地对待他们,维持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一致的教养方式。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和男孩子中,退缩型人格有较高的比例。这类孩子并不像情绪型孩子那么惹人注目,平时容易给人以依赖、散漫、懒惰、羞怯、不善言谈等印象。一些老师和父母在教育中可能更多地对他们的消极行为有更多的监督和批评,而较少去发掘和鼓励他们的积极表现,然而,对于他们简单的批评说教和严格的监督束缚并不奏效,退缩型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我们的实验干预中,培养学生自尊、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等习惯的活动之所以能有效地改善这类孩子的人格发展,是因为在儿童养成帮助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同时他们积极友善的行为方式也赢得了他人的回应、帮助和支持,从而获得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促进了他们人格特质多个维度的积极发展。对于退缩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积极的鼓励和帮助,给予他们自我前进的动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着重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和自尊自信方面的行为习惯。

  由此,作为教育者,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要以健康人格为导向。那么在当前时代,要注意什么呢?

  首先,要理清习惯的分类。

  习惯按其价值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做到自我检查,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这就是积极的良好习惯;而有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一边吃零食,一边听音乐或看电视,不能专心致志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不良习惯或称之为消极习惯。

  习惯按其平可以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如吃饭前洗手的习惯,这是生活方面的一种基本卫生习惯,也是动作性习惯;做重要事情要了解各方面情况后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是智慧性习惯;有人做事不习惯先计划,想到就做,而且任意改变做事的计划性、策略性等,后者的做法可以说是缺乏智慧性习惯。

  习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性习惯和一个人所独有的个性化习惯,如公平公正、遵守交通规则等习惯均为社会性习惯;有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要在房间内来回地走动才能有思路,有人则喜欢一个人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才更有效,这些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些习惯。

  习惯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一般性习惯和某种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性习惯。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这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则需要养成在头脑中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

  其次,要注意三个层次。

  第一,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即在兼顾个性差异的同时,要侧重培养如遵守规则、公平公正等社会性习惯。

  第二,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随手关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都是动作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如总结、反思、质疑、有计划等。

  第三,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传统性习惯如尊老爱幼、节约、守纪律等,时代性习惯即讲效率、双赢、竞争、环保、创新等。

  所谓习惯一定离不开行为,即使是质疑和反思等智慧型习惯具有非动作性的一面,最终还是会表现在某种行为上。如吴剀教授所说,智慧型习惯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后也会体现在行为上。如养成接受新任务必先了解情况的智慧型习惯,就会开始调查研究,做文献检索和分析等,这不就是转化为行为了吗?

  一般来讲,幼儿阶段是培养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是培养品德习惯的黄金阶段;中学是培养学习习惯和智慧型习惯的阶段。

  当然,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着一系列的指标与规范,但习惯培养应当以人格化为追求而不能单纯地技能化。具体地说,就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以未成年人10个好习惯中的“耐心听别人讲话”这个习惯为例,如果将其培养成技能化的习惯,可以视此为命令或的纪律,一旦违反将受惩罚。可以相信,人是可能这样养成习惯的。如果按人格化的习惯培养的要求,则重在培养对别人的理解与尊重,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是自然和谐的,内心认同也有热情。简言之,单纯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

  本文来源于《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分页浏览>>(共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