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6-04-01第003期

刘勇赫

亲子教育专家,心理作家,著有《奶爸经》、《孩子独立靠父母》等。

刘勇赫:亲子关系让“小我”变“大我”

  我们一说到儿童,或者说到某个大人举止像个孩子,总会说“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具体表现是只考虑自己得失,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旦自己感到不合适,就会烦躁或哭闹,让周围人非常苦恼。事实上,我们要知道“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儿童是正常的,对于成人来说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匮乏。在社会生活中,不应该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关系”为中心。

刘勇赫:亲子关系让“小我”变“大我”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自我意识萌发,“我”字当头

  “以自我为中心”产生于2岁~2岁半,这里说到的自我就是自我意识。心智平的飞跃发展,行走登高的能力进步,语言表达的日臻成熟,让孩子有理由相信自己已经“强大”了,和以往(2岁之前)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岁之前的孩子一直认为母子一体,他们的肢体是那么柔弱,他们的心灵是那么清澈,可以说他们才是达到了“无我”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复归于婴儿”一说,耄耋老人回到了婴儿的状态,其实就是0-2岁那种只有最基本的生理需要的情况,也正是道家追求的“少私寡欲”。复杂的欲望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一个人开始具备稳定的自我意识的时候。在这个阶段,他们完成了心理上的断乳,即他们完全接受了母亲与自己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渴望按照自己的意识去得到更多的利益,哪怕是多吃一个奶片或者多在游乐场玩一会。由于他们具备了基本的运动能力,所以他们认为我干自己的事情和父母没有任何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具备了物权的意识,自己的玩具、衣服不愿意与别人分享,甚至不让别人触碰。作为家长,我们要知道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就是这个样子的,甚至我们需要固化他的想法,比如物权意识与独立意识。你要知道,这些表现是“小我”的,并不是完整的“自我”,但是它是从动物属性的本我人格向社会属性的自我人格的过渡阶段。

  我喜欢把2岁~3岁这段时期称作“小叛逆期”,孩子在这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些“造反”的举动,只不过会因为气质类型的区别而稍有差别。比如外向的孩子会出现指挥家长拿东西,不按照她的心意就大喊大哭,不喜欢的东西会扔到地上等破坏性行为;内向的孩子会出现闷头不语,不理睬父母,做与父母口令相反的动作、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哭个不停等。当这个时间段的孩子出现了以上症状时,父母不必着急与生气,这是他们必须经过的一段心路历程。

  “小我”意识爆发,家长必须避免的两种做法

  1.一味迁就

  有的家长一味迁就孩子,对于孩子的口令百依百顺,导致了孩子牵着鼻子走,非常辛苦也非常狼狈。我看到很多这样的案例,孩子对母亲指手画脚,母亲却在一旁低声下气。其实这就是溺爱的一种表现形式,孩子在这种情况下会变得飞扬跋扈,骄横自大,没有人会放在眼里,当别人没有满足它的愿望时就会暴跳如雷或号啕大哭,长大之后便会转化为人际交往的冲突与障碍。

  2.过度严厉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2岁前后发生的巨变,内心产生惶恐,害怕自己2岁之前“满足过渡”导致了眼前的“苦果”,于是就采取了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的孩子。通常家长会按照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让孩子去理解父母的感受,做不到就给予严厉地批评或惩罚——这种做法丝毫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年龄特征,受到这等待遇的孩子大部分会产生自卑的心理,并伴其一生。

  让孩子在“自我”的良性轨道上发展

  1. 服从期训练——规则感建立关键期

  服从期训练是0-3岁,为什么要在这个阶段建立规则感呢?因为0-3岁是孩子行为能力的产生阶段,也可以说是行为转化为习惯的最快阶段,我把这个阶段称为“最快发展区”。一个人在学习一件事情时,学习效率与动力的峰值恰恰是刚刚接触这件事情的时候,因为那正是一种叫做好奇心的本能的力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服从是人的一种必需具备的社会反映,是健全人格的一部分。在0-3岁缺少服从期的训练,就是人格的缺失。有很多的家长向我反映,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就其根源大多于服从期训练的缺失有关。服从期不是家长专制的意思,而是孩子必须服从规则或规范教育。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0-3岁事实上是两个阶段,即0-2岁与2-3岁。我的孩子在1岁左右就制定了生活作息表,为她设计一个有规律而健康的生活。可以说2岁之前的孩子,由于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所以比较容易进行服从期的训练。当进入小叛逆期之后,家长不要因为孩子的“叛逆”而妥协,因为你的坚持对他将受益一生。当遇到孩子不“服从”的状态时,可以采取奖励或惩罚的办法,可以说行为主义在2-3岁时是大有裨益的。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惟命是从。

  2. 延迟满足——学会思考“我要的”未必“真需要”

  小我的一个很大的表现便是经常说“我要……”,这也是很多家长向我反映他们倍感头痛的问题。相信大家都听过延迟满足这个著名的心理学术语,有的家长通过自己主观摸索,采取了拖延战术,比如承诺过会给你,下周给你买。记住,不要轻易下承诺,如果不兑现会给孩子造成人际不信任感,直接影响亲子关系。

  其实,孩子要东西的时候恰恰是锻炼能力的好时机。当孩子需要一件玩具或者衣服的时候,他的内心充满了渴望,他的大脑犹如箭在弦上,你如果多问他几个问题,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能跟我说说它是什么样的吗?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你拿它来做什么呢?”不要以为这种天真姿态很傻,孩子们可是认真对待的。所以往往在询问两三个问题之后他会发现也许他并不是那么需要这个东西,最终主动放弃。请记住那句话,满足永远是有条件的,而爱是无条件的。

  3. 避免特权

  “小我”与自我的区别就在于小我认准了物品、人物与自己不变的归属关系,而自我的规则意识很清楚,他知道很多事情需要方法才能完成,而这方法就必然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6个大人服务1个孩子,难免产生优越感。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诚心设计一些环节让大家保持一致,比如一样的餐具、一样的手套等。还要准备一些大家共同拥有的物品,比如滑梯或较大的玩具,与孩子们一起使用,也可以很好的减轻“小我利己”的程度。

  4. 多结交同龄伙伴

  同辈群体的相处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在同龄伙伴玩耍的过程中,会出现“小我”与“小我”的“激烈碰撞”。这个时候为了集体活动的继续进行,“小我”会不自觉地淡化,服从大家的决定。孩子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会从小伙伴们那里学到知识,还提高了语言能力与情商平。在我接触的很多案例中,家长们不给孩子互相玩耍的时间,生怕孩子们会受欺负或者学坏,这种做法是严重错误的,孩子不但要和小伙伴们玩,还要和不同类型的小孩玩,这才能够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5. 以身示范

  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6岁之前,尤其是0-3岁的孩子,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参考父母的表现,这种学习是无意识的,是本能的。为了避免孩子成为“小我”,家长朋友们要先成为“大我”。“大我”实际上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心理状态,可以说这个“我”是开放的,流动的,融合的。在吃饭、游戏、沟通事情时,父母之间要注意分享与互动,在家庭中父母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样便可以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在语言方面,2岁之前要多使用“你”,而2岁之后则开始使用“我们”这个称谓,这样也是会降低“小我”,提升“大我”。

分页浏览>>(共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