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2-3岁BB护理要点
全年四季要提防宝宝上火吗?不是的,宝宝只有在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才容易上火。宝宝腹泻就要去打点滴吗?如果宝宝只是轻度腹泻,每天大便五至八次,这是只需要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是否需要打点滴这可是需要由医生来判断。宝宝的耳朵不需要保暖,对吗?不对,宝宝耳朵较薄,缺少脂肪的保暖作用,经常暴露于寒冷中,容易冻伤。想了解更多的关于宝宝护理要点,就耐着性子把本文看完吧。
一、全年四季要提防宝宝上火
一般来讲,宝宝只有在夏天和秋天的时候才容易上火,因为这两个季节都是比较干燥和热气的。所以宝宝在这两天季节的时候要注意去火。
大多数成年人容易在夏秋两季“火气冲天”,因此年轻妈妈会认为只在容易“上火”的季节才要为宝宝实施“灭火”。专家认为,宝宝的脏腑和肌肤娇嫩,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完善,一年四季之中所有温差变化较显著的时候都有可能“上火”。因此必须全年四季都要提高警惕,注意给宝宝去火。
春天,容易因为细菌入侵和温差变化而“上火”;夏季水分大量流失;秋季昼夜温差尤其明显,空气干燥;冬季宝宝抵抗力降到最低,“上火”更是防不胜防。
日常生活中,0-6岁的小儿上火三大特点就是“吃不进”、“受不了”、“拉不出”,常常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糜烂、厌食、便秘,还有眼红、眼屎多、 嘴唇干裂、嗓子干涩、口臭、腹胀、腹痛,因此小儿烦躁易怒、易哭。
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去火用药,在这里提醒家长们,宝宝去火用药,不要使用成人去火药物,也不要自行煎药,这都是不合理和危险的行为。宝宝去火要用专门的儿童去火用药。其次要多吃蔬菜水果,因为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零食都是火的来源。为此,平时我们对宝宝的饮食也要多注意一些,如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芹菜、莴笋、茄子、等。要忌辛辣、油腻、高热量的食物,妈妈们要注意给宝宝少吃 大葱、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肉类、巧克力以及油炸类等热量高的食物。在做菜的时候我们可以注意一下营养搭配,对于宝宝来说更是一举两得。
二、宝宝腹泻不要轻易打点滴
如果宝宝只是轻度腹泻,每天大便五至八次,可能伴随着轻微发烧或呕吐。粪便呈黄绿色,带粘液且呈蛋花汤样,并伴有轻微腹胀,肠鸣音亢进。这是只需要应减少喂奶量和延长喂奶间隔时间,暂停或减少辅食,人工喂养者,是否需要打点滴这可是需要由医生来判断。
要预防宝宝腹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母乳来喂哺小孩。因为母奶容易消化,而且具有免疫细胞及抗体,所以吃母奶的宝宝比较少拉肚子;即使拉肚子,也很少会引起长期的慢性腹泻。
另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防治办法,注意双手的清洁、奶瓶的消毒工作。冲泡好的牛奶也不宜放置过久,以免孳生细菌。如果开始要让小朋友摄取副食品时,要记得把握由单项、少量开始添加的原则。如果小孩已有腹泻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只要适当的减少进食,饮食也宜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例如婴儿可食用去掉不容易消化的乳糖的医用奶粉。
专家提醒各位新妈妈,不要过於担心宝宝的腹泻问题,身为妈妈的你只要细心照料,宝宝都能安然度过这段时期。还有,因小baby皮肤细嫩,水状大便会刺激皮肤而发炎,所以妈妈更不要忘了在宝宝腹泻後,用温水清洗屁股并保持小屁屁的乾爽。
三、冬天宝宝耳朵也需保暖
其实宝宝最容易冻伤的恐怕非耳朵莫属了。因为宝宝耳朵较薄,缺少脂肪的保暖作用,经常暴露于寒冷中,容易冻伤。耳朵局部血液供应比较差,也是容易冻伤的原因。专家提醒,在携带宝宝外出的时候,家长不要忘了把宝宝的耳朵保护起来,戴耳罩或者围巾都可以。
遇上比较寒冷的天气,浑身可能都感到冷,耳朵都麻木了,宝宝因为年纪较小,不知道如何表达,因此就被忽略掉了。当到了温暖的环境后,细心的家长可以发现,宝宝的耳朵开始变热、变红,还以为暖和过来了,不久后耳朵开始发痒,起水 泡,水泡经过几天会破裂,流黄水,结痂,整个冬天就这样此起彼伏的冻了又好,好了又冻,冬天里耳朵是没有重见天日的日子了。
专家提醒:如果宝宝耳朵刚开始被冻了,不要着急,可以把萝卜切成厚片,放在火上烤,烤热后贴到耳朵上。切忌用热水、热毛巾暖宝宝的冻耳朵。如果已经被冻的起泡了,可以涂抹冻疮膏或者抗生素软膏,如四环素软膏等。更加严重,例如已经露出软骨等,要去医院就诊。
四、发烧别乱吃退烧药
发热是宝宝患病的常见症状,是机体固有的一种保护性反射,是人体对入侵致病菌的一种反应。专家提醒,在没有弄清发热原因前轻易退热,常会掩盖病情,削弱宝宝抗病能力,对诊断和治疗都不利。宝宝发烧时,胡乱给孩子吃退烧药或用冰块降温,都不可取。
发热一方面提示我们孩子生病了,但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认识到这是机体与疾病斗争的一种结果。体弱或早产的孩子在严重感染时还可能表现出体温不升,这就是我们并不能仅仅用体温高低来判断病情轻重的原因。
发烧达38.5℃以上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可以用药,但一定不要超量服用,同时要注意遵守退烧药说明书上标注的两次用药间隔时间。过量或间隔时间太短可能造成孩子大量出汗而虚脱,严重者还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千万别滥用退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