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4-01-23 第004期

杨谨

亲子专家,家庭关系专家,资深国家心理咨询师

杨谨:温柔的惩罚 纠正孩子不良行为

  温柔的惩罚 纠正孩子不良行为

温柔的惩罚 纠正孩子不良行为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肖腾刚读小学一年级,长得比同班的同学都高些、壮实些。他有一个特别不好的行为,就是欺负班里弱小的同学。开学没多久,他爸爸肖先生就因此被班主任叫到学校几次。肖先生最初两次还能耐着性子和孩子讲讲道理,但没过多久,肖腾又重犯了。肖先生再也忍不住了,动手打了孩子。打骂的惩罚手段让肖腾又消停了一段时间,可过了几天,肖腾又开始欺负同学了。

  可见,错误的惩罚常常无法持久有效地解决问题,一种惩罚措施往往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失去效用;而且,我们还需要不断增加惩罚的力度,才能让孩子对我们施加的惩罚有所反应。所以,惩罚常常不断升级,从批评到怒吼再到体罚。一旦走上这条惩罚的路线,亲子关系就会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孩子对父母的惩罚无动于衷,父母的内心因此积淀了更多对孩子不争气的愤怒和惩罚后的内疚,在这两种不良情绪的支配下,父母无法自控地再加大惩罚的力度和饱受更强的内疚,而孩子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惧和伤心之后,逐渐过渡到无动于衷,最后用隔离亲情的麻木状态进行“自我保护”。

  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当你耐着性子讲过很多次道理却收效甚微的情况下,或许最有效的就是惩罚了。一嗓子吼出来,或者一巴掌拍下去,看到小家伙的不良行为顷刻间销声匿迹,你以为解决问题了吧。可是,这样远远没有达到你所期望的效果!

  你的惩罚手段也许不仅不能帮孩子纠正不良行为,还会强化他的不良行为。的确,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处罚,能够使孩子明白行为和后果的关系,同时也可以教会他什么是责任,因为承担这个后果就是他的责任。不过,错误的惩罚手段容易让孩子的不良行为陷入恶性循环。

  有的父母很容易被惩罚的最初“很有效”的假象所迷惑,而事后才会沮丧地发现,惩罚终究还是无济于事。实际上,惩罚对于被罚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负面的刺激,它最初具有的那种威慑力会随着惩罚次数的增加而减弱。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种适应环境的能力,不管什么样的刺激,也许刚开始会有强烈反应,当习以为常了,就不会再给它以格外的关注,久而久之,还会变得“熟视无睹”了。

  我发现很多孩子上完厕所都会忘记关灯,而父母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都说“你怎么回事?永远都记不住上完厕所关灯”。我也常常听到有父母控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对着孩子大声吼叫:“跟你说过多少遍!”“不许……不许……你就是记不住!”这时候,真正需要反省的其实是父母自己。经常性的惩罚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皮,无视惩罚的存在。这或许就是为什么那些没怎么被惩罚的孩子往往更乖巧,而那些经常挨罚的孩子反而更顽劣的原因。其实,针对上面的情况,父母应该做的是立即叫住孩子,对他说:“孩子,厕所灯还亮着。”“孩子,灯!”等等,用提醒来代替惩罚。

  父母惩罚孩子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不当惩罚的结局总是令人伤感。从心理上来说,惩罚会给孩子带来深深的伤害。经常挨罚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明显降低,他们会逐渐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么变得很顽劣,要么变得很胆怯。从行为上来看,惩罚会影响孩子的习惯模式。在被惩罚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学到的是一种粗暴无效的处理问题的模式,当他遇到自己无法控制的情形时,他也会试图以同样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所以请父母记住:管孩子是为了纠正他的不良行为,而不是让他痛苦或者难过。父母应该换种方式来“惩罚”孩子,纠正他的坏毛病。那么,什么样的“惩罚”方式比较奏效呢?实际上,一些比较温和的处理方式对改变孩子的行为往往更有成效。我见过几位家长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

全文浏览>>(共计2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