雯子
吴雯雯,哺育教育工作者,沐爱哺育公益组织联合创办人,高级育婴师,亲密育儿、母乳喂养以及温柔分娩的倡导者及践行者。
疼痛 真的是分娩过程的唯一感受么?
分娩镇痛并非新生事物,却随着上个月下旬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分娩镇痛试点工作的通知」,而再度成为热议的话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全国人民喜大普奔。
大V们表示无痛都诞生100年了,中国医疗水平太落后;
达人们收罗影视作品,剪成专辑展示女性生产疼痛时的悲壮;
媒体们表示连男人都忍受不了的疼痛,生娃只能靠忍的时代终于要成为过去了;
生过娃的宝妈们表示当初老娘真特么白痛了;
还有未婚未育的吃瓜群众弱弱地发问:什么是分娩镇痛?
分娩源于本能
分娩,是哺乳动物繁衍生息的自然规律。
生命被造和诞生的过程都非常奥妙,分娩与疼痛,都是这一系列生理活动中的一部分,女性的身体,似乎天生就是为迎接新生命而设计的。
产痛对于分娩来说,是一种助力。妈妈在疼痛中和胎宝宝彼此感知配合,获得成为母亲的力量;胎宝宝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和妈妈之间的联结。
而如果是人类所无法承受的疼痛,这个可能剥夺生命权的设计,也许就在进化的过程中,自然地被淘汰掉了。
荷兰的妇产科教授Gkloosteman对此提供了一个简洁的总结:一个正常女性自发的分娩过程,是一个有一系列复杂进程的事件,并且完全适应彼此,任何干涉只会偏离最优的特质。
疼痛源于宫缩
事实上,在正常的情况下,引起疼痛的宫缩是间歇性的,有规律的。国际生育教育协会(ICEA)建议低风险、健康的产妇把511作为入院待产的信号。
什么是511?每次宫缩间隔5分钟,每次宫缩1分钟(30-45秒以上),持续1个小时以上。
5比1,这么算下来的话,即使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宫缩很密集的时候,也永远总是休息的时间比疼痛的时间更多。
与此同时,身体里各种激素会协同作用,促进宫缩的同时为产妇天然减痛,能够帮助宝宝更好地娩出。
事隔一年,说到产痛,媒体还依然常常会举例,陕西榆林产妇马茸茸,因漫长的产程和分娩的剧痛,疑因要求剖宫产被拒而坠楼身亡,一尸两命这起新闻。
马茸茸下跪的视频里,网友评论说:路走得好好的,如果真的痛得不行了,还能这样走路?
生育教育者们认为,下跪的动作,结合其时间截点,解读为宫缩来临时身体自然的下蹲动作,也许会更接近真相。宫缩来袭,下蹲,宫缩退去,走动,如同海浪一般。
镇痛药物的出现
但这并不等于否认了分娩的疼痛。产痛,依然是作为女性一生中所经历的、最高级别的疼痛而存在的。
所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帮助产妇缓解分娩疼痛的手段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了比过去更多的生育选择,分娩这件事情,变得比过去历史上任何时代都要更安全。
即将于全国试点推广的分娩镇痛,就是其中的方式之一。
这无疑是一个利好,体现了对产妇的人文关怀,是医疗护理理念进步的表现。
什么是无痛分娩
无痛分娩,也称硬膜外镇痛,是分娩镇痛的其中一种方式。通过硬膜外途径使用持续输注泵给药,可以提供安全的临产镇痛。它的好处是让产妇有时间获得休息,有利于分娩中获得更轻松的体验,同时也不会影响产妇的精神状态。
但是这毕竟是作为一项医疗操作而存在的。有收益,就必然存在风险,我们在看到收益的同时,也必须去了解其背后的另一面。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此的评价是:「硬膜外镇痛是正常分娩医学化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例子之一,它将一个生理事件转变为一个医疗过程。」
利好之外,必须知情的部分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2017)发布「分娩过程中限制干预措施的建议」,呼吁对低风险孕妇减少干预,为孕妇提供更舒适的分娩体验。
我们需要了解些什么?
产妇的骨盆底就像一个平台,盆底肌肉像一个有弹性的垫子,好让胎儿可以在上面旋转。但是当硬膜外镇痛时,骨盆底肌肉处于麻醉状态,肌肉的伸缩性因此降低,从而阻碍胎头的旋转。这种阻碍,额外提高了产钳或吸引术的使用率。
接受硬膜外镇痛时,产妇常常被限制体位,如侧卧位,不利于胎儿的下降。
产妇无法感知膀胱是否充盈,需要使用导尿管,提高了尿潴留的风险。
可能会引起低血压,增加用药几率的同时,会导致胎儿心跳下降。
镇痛药物会对激素产生干扰,抑制天然镇痛剂内啡肽的释放,使催产素水平下降,降低了产妇用力的欲望,产程因此被削弱。
如果给药时间太早,会让分娩进展变缓,产程延长约1小时。
发烧、瘙痒、头痛、恶心。
其它罕见的并发症。
致力于自然分娩与母乳喂养领域的工作者们在执业中还发现,硬膜外镇痛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产后的母婴链接以及母乳喂养。目前已有相当的研究与证据支持这一观点。
UpToDate总结说,硬膜外镇痛可以为产妇提供最佳的疼痛缓解,虽然这些技术总体而言十分安全,但也会引起多种不良作用。
无痛分娩可以提高分娩体验吗?
依然来自UpToDate的资料显示:尽管临产疼痛水平较低与分娩满意度较高相对应,但临产疼痛水平较高却并不妨碍总体的满意体验。并且,产妇个人在临产时控制决策制定过程的感觉,与分娩的整体满意度相关。
这与国际知名分娩导师芭芭拉·哈珀的观点不谋而合:当一位女性感觉到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分娩,了解整个过程,并且对自己生下孩子持有信心的时候,她对药物以及硬膜外镇痛的需求就很低了。
Cochrane综述发现,生产过程中,非药物方案并获得持续关怀的产妇,产程缩短、阴道分娩率上升,并且Apgar评分低于5分的新生儿数量降低。
来自美国生育教育协会(ICEA)的数据显示,产中持续的陪伴,可以降低50%的剖宫产率以及60%的硬膜外镇痛率。
原来,能够提高分娩体验的,并不仅仅只有药物。
除了无痛分娩,我还能如何选择
有些时候,非药物的方案比药物治疗方案对产时疼痛更有帮助。药物治疗可以减轻疼痛,但却不能缓解焦虑。
非药物镇痛的方案还有什么呢?
让分娩自然启动、保持行走、改变体位、避免不必要的医疗干预、分娩过程尽量不被打扰、按摩、水疗、冥想、有节奏的呼吸、第二产程顺应身体本能用力、由信任的人持续陪伴......
一切维护产妇控制感和参与感的举措,都能够减轻宫缩的疼痛感,从而提高分娩的舒适度。
我们所处的环境
不可否认的是,在今天这个科学与医疗发展一日千里的世界中,正常分娩过程的医学化,正在逐渐削弱一个女性的生育能力。
在产房中,医务人员没有办法协助分娩的女性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非理性部分的需求,她们很少、或者没有办法从母亲的角度来看待分娩。
所以,更多的医疗手段参与进来,确实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完成手中的工作。
但是当产妇面临太多的医疗手段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自己本身,最需要的是什么。
做知情的选择
回到文章的开篇。
影视剧里所展现的分娩镜头,是片面且刻板的。分娩的场景,并不总是歇斯底里的。
让男性体验疼痛的实验,与女性实际经历的产痛,是没有可比性的。一个是身体由内向外的、间歇的、有天然镇痛剂呵护的疼痛;一个是外力作用下持续的疼痛,无激素协同工作的疼痛。
生过娃娃的亲娘们,你们没有白白受苦,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最自然的出生经历,可以影响母亲和宝宝长期健康,这影响着母婴彼此的一生。
未婚未育的盆友们:破除对未知的恐惧,充分了解每一项医疗手段的收益和风险,才能为自己做最知情的选择。
还有逝者马茸茸,正如UpToDate所说,分娩疼痛的评估,其争议在于不能够客观评估复杂、多因素的产时感受。我们更愿意相信,这只是一个缺乏旁证的社会新闻,而不是一起关于产痛难耐的舆论事件。疼痛,终究只是压死当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分娩是一种爱的艺术,她带来生命和祝福。每个出生对于母亲和她的孩子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
过分渲染生产的疼痛,或者过分强调无痛分娩的益处、自然分娩的益处,都是过犹不及的。客观、全面地看待事物的两面性,是否选择药物来缓解疼痛本该是产妇的权利,我们要做的,是在生产前获取充分的资讯,来判断某个分娩方式是否合适自己,充分了解自己的诉求,在这个前提下,做最知情的选择。
而在目前的中国,分娩镇痛要全面推广,从医疗资源的同步配备、收费标准的完善、医务人员观念的更新等,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资料:
1. 临床和分娩过程中疼痛的药物治疗,UpToDate.2018
2. 产科椎管内镇痛和镇痛的不良反应,UpToDate.2018
3. 临产与分娩的椎管内镇痛(含器械助产),UpToDate.2018
4.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7年7月第33卷第7期
5. 《产程进展手册》第2版,Penny Simkin,Ruth Ancheta
6. 狂喜式分娩——自然的荷尔蒙绘出的分娩蓝图,医学博士Sarah J Buckley 2009
7.http://www.who.int/zh/
本文转载自「妈咪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