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与传统小儿消化系统疾病问答不同,胎儿消化系统疾病百问解答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胎儿卵巢囊肿怎么办?别慌!出生后多自行消失

19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胎儿卵巢囊肿是良性的,其发生的确切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是胎儿滤泡刺激激素、母体雌二醇、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不成熟的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联合作用的结果。

  卵巢囊肿来源于卵巢、卵泡。卵泡发育主要的刺激因子是胎儿脑垂体分泌的促卵泡生成素(FSH),母亲的雌激素和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都可促进胎儿卵泡的生长。胎儿初级卵泡最早在怀孕20周出现,成熟卵泡在28周后首次出现。胎儿出生后,体内的雌激素和胎盘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平急剧下降,下丘脑—脑垂体—卵巢轴抑制FSH合成,使FSH水平下降。分娩后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发生于胎儿时期的卵巢囊肿往往可以自限性消退。然而,由于婴儿的FSH水平继续维持直到性腺机制的成熟,所以卵巢囊肿在出生后三个月可能继续扩大。

  临床上卵巢囊肿依据Nussbaum分型法分为两种:单纯型和复杂型。检查中若发现胎儿腹部或盆腔内有圆形、均一性的无回声的囊肿,为单纯型即无并发症型;若回声强弱不等,有分隔,出现有回声的壁,有液体与碎片的界面、回缩块等,为复杂型即有并发症型。这种分类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囊肿大体形态做出诊断和鉴别诊断,为预后的分析提供相应的依据。卵巢囊肿根据病理类型可分为生殖细胞瘤和非生殖细胞瘤。生殖细胞瘤包括无性细胞瘤、内胚窦瘤、畸胎瘤;非生殖细胞瘤包括上皮性瘤和性索瘤。生殖细胞瘤占2/3左右。此种分型是临床的主要病理诊断,是对疾病的最终认识。

  卵巢囊肿还可分为无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无回声型囊肿壁薄、光滑,囊内透声好,后方有回声增强效应。混合回声型囊肿壁较厚,囊内呈高密度的沉渣、结节、团块、索条、分隔等混合性回声,此型多合并囊肿扭转、囊内出血等。也有人提出“子囊”为卵巢囊肿的特有超声征象,内部有“子囊”回声的囊肿是卵巢囊肿蒂扭转准确的超声诊断证据。

  成熟卵泡中也可以有小囊肿,但产前超声检查不易发现,病理性、生理性囊肿和成熟卵泡的区别仅在于其大小。胎儿卵巢囊肿大于2cm考虑为病理性的,而小于2cm通常认为是生理性的。若发现女性胎儿出现腹部囊肿,排除正常的腹部囊性占位如胃、膀胱等,就需要考虑卵巢囊肿,并需要与诸多腹部囊性占位做鉴别。

  大部分的囊肿都不需要干预,生后多可自行消失,部分大于5cm以上的需要判断是否有囊肿蒂扭转,并要在生后进行早期干预。

  胎儿出生后可在任何时候进行手术治疗,通过脐轮的微创小切口即可完成手术(图3-3),效果和预后都较理想。

  本节内容转载自《胎儿消化系统疾病释疑》章节内容,经暨南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点击【胎儿消化系统疾病释疑】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