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燕谊: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才高吗?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吗?
去年夏天的一个闷热午后,我在咨询中心接到了一个电话。一对中年父母要求“立刻”见我。当我提醒他们需要预约时,门铃响了起来。我打开房门,发现他们已然站在门口。
我心里闪过一丝不快。我的工作量非常大,每一项工作都是严格按照时间表的安排进行的。对于不遵守心理咨询惯例唐突上门的咨询者,我一般不会贸然接待,因为这类咨询者大都比较强势,对自我能力评估很高,或者对咨询抱有过高的成功期待。
但看到门口这对热得满头大汗的中年父母,我还是心软了。我把他们接进咨询室,开始接受咨询。
两人在我面前刚坐下,一开口说的就是:“柏老师,请你救救我们的女儿!”
从他们口中我第一次听到了刘祯的故事。
听完之后,我问这对父母:“刘祯的确非常优秀,完全可以去一家不错的医院,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这并不比留校差啊。为什么你们不能说服她接受呢?”
母亲不假思索地反驳我:“我的女儿是最优秀的,导师把留校名额给别人,一定有猫腻!”
我再问:“就算是这样,我们的人生里不都要遭遇一点挫折吗?”
母亲说:“就算是要遭遇挫折,那她至少也应该留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帮助和保护下度过。那样她才不会被骗和受伤害!我们可以让她出国继续上学。”
我又问她:“如果你们的女儿一直留在你们身边,你们又一如既往地给予她如此周全的爱和保护,她自己的人生如何开启?如果继续送她上学,那么她的生活除了上学之外还有什么?上学会是她一辈子的主题吗?”
他们的表情僵住了。看得出,他们绝对不认同我的观点,但又不好当面发作,于是很快地告辞了。
一段时间以后,我接到他们的电话,说女儿已经和网友分手,回了家,谢谢我提供的帮助(其实我什么也没有做),随后又拐弯抹角地礼貌请求我为他们保守秘密(其实这完全无须他们提醒),最后勉强说了一句再见(我知道他们再也不会与我联系)。
我也一直没有机会告诉他们,其实需要治疗的,不是女儿,而是他们。
在我接待过的来访者中,和刘祯有着同样症结的,不止一例。
一个在英国留学的女孩子因为抑郁症及自杀、自残行为而回国接受治疗。她告诉我,她的内心世界只由父母、老师和自己组成。她虽然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却连故宫、长城都没有去过……
另一个从小被父母要求学音乐的孩子,上高中后得了严重的强迫症,已经有四年没有出过家门。他告诉我,每一次他和同学出去玩,回家后都会为此而挨打。他不能将朋友带回家玩,并不是那些人不好,而是父母认为这样的社交行为完全没有必要,因为所有的时间都必须用于学习和练琴……
一个在香港读大学的男孩休学回家治疗焦虑症。他告诉我,他从来没有过自己一个人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的经历,他连去食堂打饭都会恐惧,因为他以前的所有事情都是父亲帮助他完成的。父亲告诉他:“你不需要为任何事情担心,只要好好学习就是最好的孝顺。”香港,让他感觉处处充满杀机……
一个大学毕业的男孩子因为无法就业来找我咨询,他最大的问题是无法和人交流,因为别人都觉得他是一个弱智、傻子。他形容自己是知识上的巨人,生活能力上的白痴。他的爸爸在离婚后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为他补习功课上,他从小就没有任何的业余爱好和社交活动,因为那样会让父亲失望、伤心……
…………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曾是一整代人接受的教育观念。
“只要你成绩好,其他什么都不用做”,这是父母常对你说的话。渐渐地,你习以为常。只要能拿出漂亮的成绩单,便可以心安理得地不会做家务,不会与人交往,不问世事。你已经习惯了唯一的判断标准:只要成绩好,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
可是当你脱离家庭,走进社会才发现,你不可能是永远的第一名,而且,世界上还有太多与学习无关的事,那些事如此重要,而你却一无所知。
你恐惧,你愤怒,觉得自己受了骗。但你不能对父母去发泄你的愤怒,只能将怒气发泄到自身,因为你不敢面对,不敢承认,其实父母对你成绩的要求是一种隐藏得很深,又那样残酷的爱的暴力。
全文浏览>>(共计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