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2016-05-09第008期

罗玲

儿童教育专家、“妈妈加油站”创始人,积极教养的倡导人与实践者。

罗玲:家长怎样带领孩子接触传统文化?

  常有家长问我,想让孩子学点传统文化,但怕孩子嫌枯燥而抗拒,不知可以怎样做。还有另一部分家长觉得,传统文化里都是糟粕,完全没必要让孩子学。

罗玲:家长怎样带领孩子接触传统文化?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我想,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方面感到棘手,是因为,我们自己已经是文化断层的一代人。我们对传统经典,所学不多。生活中,传统习俗的痕迹也所剩不多。很多跟我一样,在文化贫瘠的环境里成长起来,然后接触了很多西方文化,受到很大影响。现在,当我们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时,其实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自己多学习,把自己的功课补上来,这样,我们才真的有能力和资本,去选择取舍。

  我自己,在接受了很多西方教育之后,回过头来再学习传统经典,我的体会是:中国传统文化里,蕴藏着人类最宝贵的智慧。说它都是糟粕的,多半情况是对传统文化了解不多、学习的深度不够,只凭字面意思来理解。传统文化于我们每个人的意义,不在于谋生,而在于帮我们学到,如何从细微之处去实现个人成长,如何以更明智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遭遇,如何与周围世界灵活和谐地共处。

  简言之,它教会我们,怎样做心的修炼,提升人生智慧,让自己成为一个内心安宁的人。学得多了,你会发现,西方的宗教、灵修、自助成功学,以及各种人生教练、心灵导师等等所讲授的内容,跟中国古人在传统经典里所述的东西,常常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的。

  所以,这或许是比其他各种具体技能更重要的一个学习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重要的是学做人,其次才是学知识和学问。“有余力,则学文”。核心的东西,决定通往成功与幸福的方向。表面的各种技能,只决定行进的速度,而不是方向。传统文化于我们的价值,还在于,它代表了一种文化密码。其实家长完全不必纠结是否该让孩子接触,因为只要是中华民族的血统,那么,传统的东西,就是深植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中的,不是想抛弃就能抛弃掉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根基。通过接触传统文化、传统习俗,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跟古人相连接、相沟通。这种连接,不仅仅是为了文化的传承,而是——我们每个个体的心灵,都会由此受益。对祖先的了解、接纳,以及连接,会让我们的心更加安顿、沉静。这个根基,会帮助我们更好地做自己、更好地成长。

  比如,我们去各地旅游时,都要看看名胜古迹。站在寒山寺,我们知道一千多年前一个叫张继的诗人曾经夜宿于此,听着这里的钟声,写了一首诗……那么,我们来到这里、感受这些,究竟有什么意义?这个意义不是实用的、谋生层面的,是精神和心灵层面的。感怀古人、追终慎远,这些,都是在做心灵层面上的工作。

全文浏览>>(共计4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