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6-08-10第013期

罗玲

儿童教育专家、“妈妈加油站”创始人,积极教养的倡导人与实践者。

你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吗?

  很多家长说,为人父母以后,很难再时刻保持当初的优雅。孩子,就是这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小东西——即便忍耐力再强,也有抓狂的时候……

你对孩子说过这些话吗?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如果把你和孩子的互动录像一段,您会看到怎样的自己?

  粉丝朋友曾经录像,发现,自己一个小时跟孩子互动里,75%的语言是各种命令和禁止、说教、训斥,太可怕了!

  语言对幼儿的心理暗示

  比如我经常举这个例子:

  情景一:孩子端一碗走过来

  家长通常说:“当心,别洒了!”

  这样说效果不一样:“好好端,慢慢走,嗯,端的挺稳呀!”

  情景二:孩子写作业慢

  家长通常说:“快点写,再磨蹭十点之前又睡不成觉!”

  这样说效果不一样:“我们要抓紧喽,提高效率,然后我们就可以去……”

  幼儿对语言的接受常是片段的,你说“小心别洒了”,他也能听懂“别”的意思,但他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洒了”。心理学上讲,我们所有人都对负面的事情印象更深,这叫“负面偏好”。当这种坏事情的景象在他脑子里蔓延开来,它就会在潜意识里影响行为。所以,正面语言和负面语言对孩子的心理暗示有很大不同。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负面语言会让孩子有抵触、有反感。

  “正面语言”,为什么这么难做到?

  很多家会说,道理都懂了,可是一到实际情境中,就忘了,怎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的语言习惯是多年形成的。也可能自己父母就是这样对自己说的,造成我们的思维模式很难改变。

  不接纳孩子,看不到他各种性格特质的积极之处;

  自我价值感低,觉得孩子的问题都是在暴露和证明自己的失败,没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平时生活中就习惯了悲观者思维模式,不会建设性沟通,不能积极看待事物,总是抱怨挑剔,缺少正面诠释生活的能力。

  如果成人自己的担忧、焦虑、自卑、自怜、自责、缺乏安全感……很严重,说给孩子的话,教养成分不多,而更多的是在宣泄自己的这些情绪,于是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时,孩子无意中成了接收焦虑的纸篓。

  你的语言正在塑造孩子的思维

  典型的悲观者思维模式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你怎么是这么一个磨蹭的小孩,你怎么做什么都磨蹭,你以后永远这么磨蹭怎么办?……看,洒了吧!从脏,一直说到住院……

  我们对孩子说的话,是否体现了典型的悲观者思维模式、或者只是自己情绪的倾倒?

  (但这并非让家长不敢说个“不”字,有时我们的确需要跟孩子说不!)

  语言塑造思维,你在用不同的语言给孩子勾画不同的心理图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以为的事实,只是不同版本的事实,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关注、有自己的经过编辑加工的脚本,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事实。积极的现实会让人有更多资源做得更好。积极心理,不仅会带来积极情绪,更是构建资源。

  家长用自己的正面语言和积极情绪,帮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现实。同样一个事,同一个要求和做法,家长有不同的情绪和思路,可以给孩子勾画出完全不同的心理景致。

  情景三:孩子背乘法表不熟练

  家长通常会说:“你加减法运算就不熟练,如果乘法表再不背熟,以后数学就根本学不会,别说做题,课堂讲课你都听不懂!”

  这样说效果不一样:“乘法表不难,最后没有不会背的,你现在刚开始背,我们投入的时间还不够,我们白天做了很多其他事情,现在我们需要多花一些时间来练习,练多了就熟了。这样,你现在就在纸板上写个大一点的乘法表,每天在校车上可以自己多复习……”这两种不同的说法,让孩子看到了两个完全不同的现实。

  情景四:给孩子布置练习

  家长通常说:“必须把这些做完,否则不许出去玩!”

  这样说效果不一样:“每天做一页练习,几天之后我们就会功力大增哦……”

  第一种做法,把练习搞成了“惩罚性”练习,孩子带着屈辱在做;另一种则把这变成“胜利型”练习,孩子像冲锋或比赛一样在做。两种做法,孩子的状态不同,效果当然不一样。

  家长的思路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我们时刻都在用自己的语言给孩子塑造思维模式。第一种说法,是在培养一种无助、悲观、绝望的思路。

  我们此刻保持正面的思路,决定孩子以后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如何回应、有怎样的内部对话!你希望孩子以后如何对自己,此刻就如何对他。

  妈妈的话有魔力,我们用语言,给孩子一个“是”的世界,一个“可以”的世界。

分页浏览>>(共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