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12-05 第006期

张晓红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关系教育培训导师、系统排列导师

心理咨询师张晓红:究竟是谁不懂学习的意义

  有没有出息?游戏知道答案 - 孩子迷恋网络游戏

究竟是谁不懂学习的意义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7岁的浩浩已经是二年级的学生,他妈妈参加我的亲子关系培训课程时,专门带了一张期末考试成绩单。现在很多小学校不允许用分数评判学生,所以我看到家长或孩子带来的单子上,往往都是以“优、良、及格”等标注孩子的学习检测状态。浩浩十几门功课的成绩单上,整篇仅

  有一个是“及格”,其他都是“不及格”,这在小学低阶段的孩子中是很少见的。

  初次见到他的时候,看到他虎头虎脑、东张西望的样子,会以为他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我建议他在妈妈填写咨询表的时候去玩沙盘,他不知道沙盘是什么,很有兴趣地跑过去了,但是马上又一阵风似的跑回来了。

  “不好玩吗?”

  “嗯,好玩。”

  “需要我给你讲讲怎样玩吗?”

  “不。”

  “是不想玩,还是不愿意玩?”

  “我想玩电脑。”

  坐在桌子旁边的妈妈突然起身,“啪”地打了浩浩一巴掌,生气地骂:“没出息!你怎么总是说话不算数?你还记不记事?你又想挨打了吗?……”

  浩浩挨了一巴掌,并没有太大的反应,似乎已经习惯了。他站在原地不动,只是低下头不再说话了。在我的干预下,妈妈停止了指责孩子,继续填写表格。

  浩浩在行为习惯方面都还好,主要问题就是迷恋上网打游戏,一点心思都不愿意放在学习功课上,甚至连上课的时候都在想游戏的事情,经常遭到老师的投诉。家长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却没有更好的方法改变孩子,为此十分苦恼。

  我问妈妈:“他从什么时候开始迷恋上电脑游戏的?”

  “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了。那时候我们工作忙,顾不上管他。他很聪明的,自己就学会了打电脑游戏。到上学的时候再禁止他,就已经来不及了……”

  浩浩在上学之前,父母没有特别限制他,所以每天都在电脑上玩游戏。上学以后,一开始规定每天写完作业再玩电脑,但发现他写作业很马虎,又改变为隔天玩一次,结果浩浩变得更烦躁急切。后来变成三天一次,再到一周一次,随着玩电脑游戏的时间限制得越来越严,浩浩的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坏,而且整天没精打采。

  浩浩坐在我的面前,根本不像他这个年龄的孩子那样活泼精神,却像个小老头一样弯腰驼背地窝在沙发里,无聊至极的样子。我看看他被妈妈指责为“胡乱应付”的一幅画,对他说:“这几个小人,好像植物大战僵尸里面的僵尸,挺吓人哦。”

  “嗯,是的。”他马上来劲儿了,探过身来指给我看,“这个是,这个也是,小的这个不是……”

  “很多小朋友都喜欢这个游戏,有一个小朋友还教过我呢,我也会玩。”

  “真的?我妈妈就不喜欢玩,也不让我玩。”

  “知道妈妈为什么不让你玩吗?”

  “她说喜欢玩游戏的人没出息。”

  “妈妈没有说全面,应该是,玩游戏耽误了做事的人没出息。”

  “那,要做什么事?”

  “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都有自己要做的重要的事。比如像我,要工作挣钱,家里人才能有饭吃有衣服穿有东西用,回到家里要做饭、洗衣、拖地、照顾家人。你妈妈是不是也是这样的?”

  “是,我爸爸可不爱干活,都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我妈说他懒得越来越胖了。”

  “爸爸要负责在外面做更多工作挣更多钱。家里的一些大事,比如买房子、车子、家具、电视等,都需要爸爸去做的。”

  “还有电脑,我们家两台电脑都是爸爸买的。妈妈不懂哪个好。”

  “对,爸爸、妈妈和孩子,所要做的事情都不一样的。你知道孩子要做什么吗?”

  浩浩已经不像前面那样无精打采,他很敏锐地觉察到说话的方向往哪里走,紧紧抿着嘴巴,灵活地躲着我的视线,想了一会儿,突然说:“小孩子就不做事的。舅舅家的小表弟就是整天躺在摇篮里,什么事都不做。他才半岁,不能做事。妈妈说我小时候也是躺在摇篮里的。”

  “谁说小孩子不做事的?虽然他还没有学会说话,但是他会用哭声来跟别人交流哦,肚子饿了他要哭,他要吃奶,这样才能健康地长大;不舒服了也会哭,提醒大人及时关注他是不是生病了,要好好地照顾他;想睡觉了都会哭,想要大人抱着哄他送到舒服的摇篮里……”

  “还有,他要拉 、撒尿了也会哭的。”

  “对呀,所以说小孩子也要做事的,想想看,他躺在摇篮里什么事都不做,会发生什么事?”

  “就没人管他了,就要饿死了,对不对?”

  “不会很容易就饿死的,大人会尽量照顾好小孩子。但是也有很多大人不明白孩子的需要,小孩子就不会很舒服、很快乐。比如肚子饿了,小孩子要喝一瓶牛奶,有时候大人以为半瓶就够了。奶瓶被拿走了,小孩子一哭闹,大人就知道,哦,原来他还没有吃饱。你表弟是不是这样的?”

  “是,我舅舅说他是能吃的小胖猪,每次都要吃很多,不让吃就不睡觉,太好玩了。”

  “是呀,你看,是不是每个人除了玩耍,还有重要的事要做?”他没有说话,只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你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就是,就是,我只喜欢玩游戏。”他扭扭捏捏地说完,不安地看着我。

  “那么你告诉我,玩游戏能带给你什么舒服的感觉?”

  “快乐。”

  “还有呢?”

  “在同学面前很神气,他们都不如我打得好。”

  “是吗,那你就是打游戏最棒的了。还有什么舒服的感觉吗?”

  “嗯,还有,别人会说我很聪明。”

  “当然,一定是很聪明的人才玩得好。我认识一个大哥哥,因为玩游戏还得了大奖呢。”

  “真的吗?也是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吗?”

  “有这个游戏,他还玩很多游戏,像你一样会画游戏里面的形象。后来,他制造了一个像游戏人物的机器人参加科技大赛,得了第一名。”

  “我也想制造机器人,比游戏里面的还厉害。”

  “你知道怎么制造机器人吗?”

  “不知道,那个大哥哥怎么知道的?”

  “他学习了很多知识,看了很多书哦。因为要看懂怎么制造,要画图,要设计,要用电源等。”

  “他在哪里学的?”

  “当然是学校了,就像你们现在一样,在小学要学习认字,理解课文的意思,以后就能看懂制造说明书了;还要学习数学,以后才会计算要设计成多大才合理;初中阶段还要学习几何知识,这样才知道怎样把画出来的图做成立体的机器人;还要学习物理,懂得怎样利用电源才能让机器人像真人一样会动。那个大哥哥的学习成绩也是非常棒的哦。”

  “哇,他好厉害!比我们班长还厉害,班长只是学习成绩好,一个游戏都不会玩呢。”

  “班长学习成绩好,是不是也有很多人羡慕他,说他厉害?”

  “嗯,老师最喜欢他,同学也愿意跟他玩,可是他都不会玩游戏。”

  “你想不想比班长还厉害?”

  “当然想了,我就是要比他厉害。有一次,他还跟我的好朋友说不要跟我玩,说我是差生。”

  “你听了一定很不高兴了,是吗?”

  “是,我都不喜欢跟他玩。”

  “想想看,如果你像那个大哥哥一样,玩游戏本来就很棒,学习成绩也好,是不是比班长还要厉害一些?”

  “是的,我玩游戏是最棒的,他们都比不过我。可是,我考不到100分怎么办?”

  “不是考100分才叫学习好的,你要先为了自己的理想,喜欢上学习,考试的时候分数肯定就跟着提高了。你愿意为了以后比别人都厉害,让自己学习成绩好吗?”

  “愿意。”

  “你愿意为了制造出很厉害的机器人,学习更多知识吗?”

  “愿意。”

  “那么你肯定愿意以后听别人这样称赞你:哇,浩浩真聪明!不仅玩游戏是最棒的,学习成绩也很好,因为这么优秀,还能制造出先进的机器人,真是太厉害了!想不想听到这样的话?”

  “想——”他拖长了音调,脸上满是笑容,甚至兴奋地在沙发上颠了几下身体。

  ……

  在接下来的几次辅导里,我帮助浩浩订立了适合自己能力的学习目标,从兴趣方面增加更多引导,不断强化他想要的理想,同时在学习方法上给予相应的指导。

  我建议家长跟浩浩共同商量后,把玩游戏的时间恢复到每周两次。浩浩多了玩游戏的时间,也很痛快地答应,每次一定是完成作业之后再玩游戏。

  我请家长配合:既然允许孩子玩游戏,就不要因为他没有做好别的事情,用禁止玩游戏的手段处罚孩子,以免孩子产生对抗或增强对玩游戏的渴望心理;玩游戏的时间一定要有限制,但不是硬性的,如果游戏过程比较长,可事先提醒时间或适当延长一点,如果孩子耍赖,一定要在下一次缩短游戏时间以示警告,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利用孩子喜欢电脑的优势,有意引导他在网上学习一些感兴趣的知识,淡化孩子对游戏的专注和痴迷程度……

  浩浩愿意把注意力转到学习方面以后,变化非常明显,几乎每一次学习测验的成绩都有提高。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和肯定,也让浩浩的自信心越来越强。在我面前,他除了分享游戏和人际关系,慢慢开始主动分享学习方面的成功:得到老师表扬了,认字比别人多,数学竞赛得到奖,英语对话比班长还厉害,爸爸奖励带去香港迪士尼玩,等等。辅导两个疗程后,孩子的成绩已经稳定地达到班里中上等的平,而且还在不断提升。虽然还是喜欢玩游戏,但是已经不满足以前那几个简单的游戏,自己学会在电脑上寻找更有挑战性的游戏。有时在上网的过程中,会被一些有趣的知识吸引,导致游戏的时间不够,但是只要家长提醒到了,他即使有点沮丧也会及时停止。

  妈妈反映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变化是,孩子突然喜欢看课外书了,特别是科普方面的书,看得津津有味,讲起来也头头是道。他做的科技小报还被老师挂在教室墙上展览,为此他骄傲了好久。我告诉家长,浩浩真的在往自己“厉害”的理想方向前进,而且肯定会成功。所以,一定要多多鼓励他,支持他,肯定他。同时家长也要学习更有效的引导方式,而不只是老一套的交换、批评或控制。

  不懂孩子的爱,如何爱孩子

  “简快身心积极疗法”的创始人李中莹先生,曾经总结出推动孩子学习的“招数”,也就是孩子喜欢追求的价值是:神秘、新奇、意想不到、节奏快、变化多、挑战、竞赛、可以得到肯定、能够帮助别人、可以证明自己很有力量等。

  小孩子喜欢玩游戏,正是因为可以在游戏里得到他所需要的这些“价值”,从而获得快乐和成就感。如果在学习成绩方面不理想,身边人的否定和批评,会使孩子更愿意选择沉迷于电脑游戏,在虚幻的游戏世界里满足自己想要的“价值”,极力逃避去面对现实。

  如果我们能够在希望孩子做的事情里,添加、创造或增大孩子感兴趣的、想要的“价值”,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在正向行为方面获得巩固,摆脱负向行为的困扰。

  本文来源于《妈妈,爱我你就抱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