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12-17 第010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质疑与独立思考能力是珍贵的

  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就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1世纪的学习特别需要一种质疑精神,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够独立思考。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首先,严厉的父母就可能阻碍孩子的质疑。我发现,今天的孩子出现了一个问题,叫作集体失语现象,就是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语言,不相信自己的大脑,不相信自己的思考。

  有一个外国作家到北京访问,来到一所小学,孩子们热情接待,辞令非常得体,却非常模式化。结果,外国作家摇头叹息,认为这些孩子不会说自己的话,不像孩子。这是很可怕的。

  其实,社会上也有一种集体失语的现象,大家说话都是套话。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对儿童是一种伤害,因为他缺乏思考,说不出自己的话。

  我给大家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一次,我出席全国少先队大会。正逢星期天,国家机关一位干部把儿子也带去了。他儿子嘴巴很巧,什么都能说,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断鼓励他。说着说着,他突然跟我们说起他爸爸妈妈怎么样过性生活,说得是绘声绘色。他爸爸在旁边听得眼睛都直了,不明白他儿子是怎么知道这些事的。他瞪一眼儿子,结果孩子却越说越来劲。爸爸很是无奈。

  许多成年人都害怕孩子胡说八道,而小学生恰好就是处在一个“胡说八道”的时期。往往孩子一张嘴,父母就说:“闭嘴,不许乱说话!”但是,不让孩子说话是很残忍的,不让孩子说自己想说的话,是制造集体失语的糟糕做法。因此,我到各地讲学经常提道:“提倡童言无忌,防止集体失语。”

  有一次我到河南讲课,讲到这个问题。讲完课,有一位女老师在门口等着我,她说:“孙教授,你怎么能说让孩子童言无忌呢?”我说:“为什么不可以呀?”她就给我讲述她儿子的“丑事”。

  她的儿子6岁,读小学一年级。老师上课时讲一个词叫“对称”。什么是对称呢?老师启发大家说:“同学们,人的身体哪里是对称的?”孩子们一听乐了,抢着说:眼睛、眉毛、耳朵、鼻孔、手、脚……这个女老师的儿子想发言就把手举得特别高,老师应允:“你说吧!”那孩子腾地站起来,说:“老师,人的两个屁股是对称的!”全班一阵哄堂大笑,他又说:“男孩的两个小蛋是对称的,我妈妈的……”老师急了,厉声喝道:“你坐下!”

  一下课,老师找他妈妈,说:“哎哟,你的儿子呀,思想太复杂了,你得好好教育他,不得了啊!”妈妈吓坏了,赶快找儿子谈话:“儿子,你上课怎么能说这些事呢?”孩子经常听不懂大人的话,他还不知道妈妈是批评他呢。儿子说:“他们不知道,我才知道呢!”

  这位妈妈焦急地问我说:我儿子6岁就这么乱七八糟的,长大后会不会变成流氓呢?我说不会,6岁的孩子不会产生你所担心的问题。

  对于6、7岁的孩子来说,这不是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不能用成年人的思维去看待孩子,更不能简单地用道德的或政治的标准去评价孩子。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团中央邀请我在甘肃省人民政府礼堂讲课,我把这个“人的两个屁股是对称的”故事讲了。

  讲完课,又有一个妈妈在门口等着我,她说:“孙教授,您的课讲得好,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可你知道吗?我的儿子也是一个牺牲品啊!”

  我说:“你儿子怎么啦?”她说:“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10岁,课间的时候我儿子跟另一个男孩吵架,你骂我一句我骂你一句。我儿子挺文明的,不怎么会骂人,大概骂了一句就没词儿了,手在空中比画了半天,他突然伸出一个拳头,对着那个男孩子说:‘你有子宫肌瘤!’那个男孩一听,愣住了,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其实我儿子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没想到被老师听见了,老师把我儿子叫过来说:“你这个孩子啊!性早熟,思想复杂,我们班不能要你这个学生,告诉你妈给你转学!”

  小孩子怎么会说出这个词呢?孩子记广告词是天才,耳朵就像录音机,听过一遍就能记住。

  还有一次,我到湖北某市讲课。讲完了课,一位女老师来找我,说:“孙老师,我今天厚着脸皮跟你说说我儿子的事,我教育孩子没平。”我问为什么。“你说了一个观点,孩子从小要跟大人分床睡觉,这对孩子生理发育、独立性很有好处。可是,我儿子都9岁了,还天天跟着我睡觉。而且手总要放在我身上某一个地方才能睡着,我也没办法。”

  这一天,她丈夫不高兴了,想和儿子谈判:“儿子,你都9岁了,9岁就是男子汉了,男子汉就要自己睡觉了。”没想到,他儿子竟然对父亲说:“你更是男子汉,你更要自己睡觉。”这父亲一急,说:“你妈她是我老婆!”儿子想了想说:“那我先和你老婆睡觉,将来你跟我老婆睡觉。”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觉得孩子思想不健康,其实这是儿童的一种推理方式,我把这叫作顶针式的推理方式。对孩子而言,童言无忌是学会质疑的基础,是他们拓展思维的重要契机。

  前国家总督学柳斌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柳斌先生到北京光明小学去检查工作,随意走进一间教室听课。当时他推开的是四年级的一个班的教室门,班里正在上语文课,学习课文《麻雀》。 这是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

  课文讲一个猎人牵着一条猎狗,走在森林里。突然,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不小心从窝里掉了下来,猎狗一见,就要吃那只小麻雀。猎狗匍匐着身子,向着麻雀靠近。在这危急关头,一只老麻雀“呼”地飞了下来,发出凄厉的叫声,并用身体挡住小麻雀,跟猎狗周旋,把猎狗吓了一跳。猎人一见,对老麻雀顿生敬意,于是把猎狗牵走了。

  课文讲到这里,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这只老麻雀的行为表现出的是什么精神?同学们纷纷举手说是母爱,因为课文的标准答案是:表现了伟大的母爱。这时,一个小男孩举起手了,说:“老师,我不同意这个答案。”老师说为什么呢。小男孩说:“你怎么知道这只老麻雀是母的呢?”他说,这篇课文我看了好几遍,没有一个地方指明老麻雀是母麻雀,怎么就说这表现了母爱而不是父爱呢?

  老师一听,说:这位同学能独立思考,发现了问题。老麻雀表现出的是伟大的亲子之爱,应该包括父爱和母爱,对不对?

  这个答案对不对呢?我觉得这个答案是对的。有时我们以人为的标准答案完全束缚住了孩子的思维,这需要警惕。

  假如老师这样说:“你懂什么啊!《麻雀》这篇课文是大文豪的作品,是专家们选的,教材是这样讲的。”那孩子们谁还敢质疑呢?

  这个故事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不要过于强调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很多所谓的标准答案并不标准。

  总之,“胡说八道”是儿童的一种思维方式。凡是敢于质疑的孩子,发现问题的孩子,那说明他认知需求高,他处在积极的学习状态中,这是一件好事。

  有一位北京学校的老师对我说:“现在的孩子很厉害,学《邱少云》这一课,孩子说:‘老师,邱少云叔叔身上背着枪啊!手榴弹啊!在烈火中熊熊燃烧了半个小时,为什么枪不响呢?手榴弹不炸呢?’为什么我教了几十年书都没有发现这些问题?”

  《聂耳》这篇课文写道:“聂耳在雨中拉着小提琴,发出悠扬的琴声。”雨把琴弓琴弦都打湿了,琴声怎么还会那么悠扬呢?这些都是孩子发现的问题。

  美国内华达州有这样一场官司:

  有一天,一位叫依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知道了“OPEN”的第一个字母是“O”,这位妈妈非常吃惊,问她怎么认识的?依迪丝说幼儿园老师教的,于是这位母亲一纸诉状把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女儿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幼儿园教会她认识了26个字母后,女儿便失去了这种能力。

  诉状递上之后,在内华达州立刻引起轩然大波。幼儿园的老师认为这位母亲疯了,一些父母认为她有点小题大做,甚至律师也不赞成,结果这位母亲却坚持把这场官司打下去。

  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内华达州立法院判幼儿园败诉,因为陪审团23名成员被这位母亲在辩护时讲的一个故事感动了。

  她说:我曾到东方某个国家旅行,在一家公园里见过两只天鹅,一只被剪去了左边的翅膀,一只完好无损。剪去翅膀的被放养在较大的一片水塘里,完好的一只被放养在一片较小的水塘里。当时我非常不解,就请教那里的管理人员。他们说,这样能防止它们逃跑。我问为什么?他们解释说,剪去一边翅膀的无法保持身体平衡,飞起后就会掉下来;在小水塘里的,虽然没被剪去翅膀,但会因为没有必要的滑翔路程而无法起飞,只好老实地待在水里。当时我非常震惊,震惊于东方人的聪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为两只天鹅感到悲哀。今天,我为我女儿来打这场官司,是因为我感到伊迪丝变成了幼儿园的一只天鹅。他们剪掉伊迪丝的一只翅膀,这是一只幻想的翅膀,于是她被投进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后来,内华达州因为这个案例而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现在美国《公民权法》规定,幼儿在学校拥有两项权利:第一,玩儿的权利;第二,问为什么的权利。

  武汉市某学校四年级的女孩子江典帅,被老师誉为“问题大使”。江典帅的妈妈有两本笔记,专门记孩子发现的问题,孩子发现什么问题,妈妈都记下来了,并鼓励孩子。结果,孩子逐渐养成了敢于质疑的习惯。她发现了四年级《数学》第七册“带小数”的定义不准确,并给教材主编写信。教材主编经过仔细核对,还真发现有问题。

  你看,一个小学生敢于向教材提出问题,那对她这种学习能力的影响很大。这就是唐代韩愈倡导的:“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

  本文来源于《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分页浏览>>(共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