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01-09 第014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良好习惯 有利于健康人格形成

  习惯与人格的关系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梅玲研究员与我共同担任习惯研究的课题组长,在我们的一次课题会议上,她对习惯与人格两个概念的关系做出了如下解释:

  习惯是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不易改变;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变为自动化动作的需要了。因此也可以说,习惯是人在一定情境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自动化的一种行为方式。

良好习惯 有利于健康人格形成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习惯总是表现在一个人的行为中,而且是比较稳定和自动的。但习惯养成和表现行为也受着一个人诸多因素(如一个人的理念、能力、智慧、性格等因素)的影响。一个人一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习惯的深化和整合又能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如一个人不论做什么事情事先总是习惯于要认真地制订计划,并听取有关人士的意见,这就是一个人的责任心的体现。而责任心是属于健康人格的,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责任心这种人格特质在有的人身上可以表现得很强,在有的人身上则表现得不强。因此,对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智慧性习惯和社会公德性习惯,应该是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的。

  我赞同张梅玲研究员的分析与概括,并且认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习惯影响人格,人格更会影响习惯。也许可以说,年龄越小,习惯对人格的影响越大;年龄越大,人格对习惯的影响越大。因此,在儿童时期重在培养良好习惯,就是为健康人格奠定基础。

  我们课题组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习惯与人格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发现,在小学中高年级的儿童中,情绪型的儿童所占的比例最多,这类孩子比较任性,会很容易出现冲动、焦虑、反复无常等行为表现,当面临各种压力情境时,也很脆弱,容易出现更多的攻击和退缩行为。如何帮助儿童养成调整自己不良情绪和控制情绪化行为习惯,获得较高的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呢?

  研究发现,通过一系列“做人”“做事”良好习惯的培养,儿童在情绪性维度的得分有较多的降低。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面对情绪型的儿童时,老师父母可以着重从两方面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方面,要积极促进儿童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儿童在交往中养成尊重他人、真诚待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习惯的同时,也逐渐学会更好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儿童获得广泛的社会支持,在面对压力情境时他们能获得他人更多有效的帮助,从而减少不良的情绪发泄。

  另一方面,鼓励孩子独立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务,提倡孩子进行自我管理,这不但减少了他们的依赖性,也时常给他们带来完成任务、战胜挫折的成就感。此外,对于情绪型的孩子,我们除了在培养他们做人、做事方面的行为习惯外,还注意多与他们沟通,公平地对待他们,维持比较和谐的家庭氛围和一致的教养方式。

  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和男孩子中,退缩型人格有较高的比例。这类孩子并不像情绪型孩子那么惹人注目,平时容易给人以依赖、散漫、懒惰、羞怯、不善言谈等印象。一些老师和父母在教育中可能更多地对他们的消极行为有更多的监督和批评,而较少去发掘和鼓励他们的积极表现,然而,对于他们简单的批评说教和严格的监督束缚并不奏效,退缩型的孩子更多的是需要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在我们的实验干预中,培养学生自尊、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等习惯的活动之所以能有效地改善这类孩子的人格发展,是因为在儿童养成帮助和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扩大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同时他们积极友善的行为方式也赢得了他人的回应、帮助和支持,从而获得了对自己的肯定和信心,促进了他们人格特质多个维度的积极发展。对于退缩型的孩子,需要更多积极的鼓励和帮助,给予他们自我前进的动力,用生动活泼的方式吸引他们参加集体活动,着重培养他们人际交往和自尊自信方面的行为习惯。

  由此,作为教育者,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时要以健康人格为导向。那么在当前时代,要注意什么呢?

全文浏览>>(共计2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