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良好习惯 有利于健康人格形成
首先,要理清习惯的分类。
习惯按其价值可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小学生在做完作业后能做到自我检查,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能提高其学习能力,这就是积极的良好习惯;而有的小学生做作业时,一边吃零食,一边听音乐或看电视,不能专心致志地抓紧时间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不良习惯或称之为消极习惯。
习惯按其水平可以分为动作性习惯和智慧性习惯。如吃饭前洗手的习惯,这是生活方面的一种基本卫生习惯,也是动作性习惯;做重要事情要了解各方面情况后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是智慧性习惯;有人做事不习惯先计划,想到就做,而且任意改变做事的计划性、策略性等,后者的做法可以说是缺乏智慧性习惯。
习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一个人必须遵守的社会性习惯和一个人所独有的个性化习惯,如公平公正、遵守交通规则等习惯均为社会性习惯;有人思考问题的时候总要在房间内来回地走动才能有思路,有人则喜欢一个人闭上眼睛默默地思考才更有效,这些都是每个人所特有的一些习惯。
习惯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一般性习惯和某种工作所需要的特殊性习惯。善于观察事物、勤于思考等,这是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需要养成的良好习惯;建筑师、艺术家等职业则需要养成在头脑中利用表象构图的习惯。
其次,要注意三个层次。
第一,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即在兼顾个性差异的同时,要侧重培养如遵守规则、公平公正等社会性习惯。
第二,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随手关灯,用过的东西放回原处,这都是动作性习惯。智慧性习惯如总结、反思、质疑、有计划等。
第三,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传统性习惯如尊老爱幼、节约、守纪律等,时代性习惯即讲效率、双赢、竞争、环保、创新等。
所谓习惯一定离不开行为,即使是质疑和反思等智慧型习惯具有非动作性的一面,最终还是会表现在某种行为上。如吴剀教授所说,智慧型习惯是一种思维方式,思考后也会体现在行为上。如养成接受新任务必先了解情况的智慧型习惯,就会开始调查研究,做文献检索和分析等,这不就是转化为行为了吗?
一般来讲,幼儿阶段是培养生活习惯的黄金时期;小学阶段是培养品德习惯的黄金阶段;中学是培养学习习惯和智慧型习惯的阶段。
当然,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技能的,而技能必然包含着一系列的指标与规范,但习惯培养应当以人格化为追求而不能单纯地技能化。具体地说,就是在习惯培养过程中,应当以健康人格为核心目标,注意观念与情感的培养,使孩子对每一个好习惯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从而晓之、信之、践之。
以未成年人10个好习惯中的“耐心听别人讲话”这个习惯为例,如果将其培养成技能化的习惯,可以视此为命令或铁的纪律,一旦违反将受惩罚。可以相信,人是可能这样养成习惯的。如果按人格化的习惯培养的要求,则重在培养对别人的理解与尊重,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技能化的习惯会使人机械,缺乏内心的认同与热情;人格化的习惯则是自然和谐的,内心认同也有热情。简言之,单纯技能化习惯培育的是机器,而人格化习惯培育的是真正的人。
本文来源于《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全文浏览>>(共计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