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10-30 第001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巧用加减法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培养良好习惯需要创造良好的条件,即好行为的结果使人快乐,坏行为的结果使人痛苦。良性循环养成好习惯,恶性循环养成坏习惯。巴甫洛夫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立者,他认为,所有学习得来的行为,“只不过是一长串的条件反射”,其获得、保持和消失是由这些定律和法则来控制的。

巧用加减法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像人的天性一样自然、坚固,甚至就变成了你的天性,以至于以后所取得的成功、创造的奇迹,都源于小的时候形成的习惯。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显然是父母的天职。然而,伟大的思想家卢梭却提醒我们:人是应当服从法则的,但最重要的法则是,能够在有所需要的时候可以毫无危险地打破法则。难度在于,养成习惯而不束缚于习惯,保持心灵的自由。

  近日,青岛一位小学校长来访,告诉我他们坚持两年抓细节培养好习惯,效果良好令人欣慰。儿童教育离不开细节的指导,但需要注意习惯养成绝不仅仅是行为训练,必须坚持以培养健康人格为导向的习惯养成。比如,引导孩子礼貌待人,不是只要求微笑和问好,而需要建立尊重他人的观念,培养人格化习惯。

  培养好习惯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撒切尔夫人从小牢记父亲的要求是:“永远坐第一排。”哪怕是坐公交车,听讲座也要坐在第一排,父亲以此来培养她的积极气质。1979年 5月,撒切尔夫人成为英国女首相时说:

  “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

  儿童的习惯培养需要明确规范的细节,而不能只要求“一定好好的”。比如,书写姿势的第一要领是八个字,即头正、背直、脚平、臂开;第二要领是“三个一”,即头离书本要一尺,胸离桌子要一拳,手离笔尖要一寸。有些父母把皮筋绑在一寸的位置上,强化了孩子的理解,便于比照练习。

  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那么,教育的高超艺术就是让人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对习惯研究最为深入的教育家当数乌申斯基。他认为:“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一种有效的道德资本,你可以终身享受其利息,而不良的习惯则像是一笔偿还不清的债务,甚至可能让人破产。”

  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射性就有多大。哪里有习惯,哪里就有神经系统在工作。神经体不仅可以有天赋的反射,而且在活动的影响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这个意思是说,行为的习惯性越深,反射性就越强,习惯是刺激与反应的稳固链接。这也说明,经过培养,人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

  养成好习惯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长达 90天的漫长过程靠什么才能坚持下来呢?吴剀教授认为,对儿童来说,关键的因素是主体体验。就是说要孩子自己体验到,按照好的习惯做就成功就快乐,按照坏的习惯做就失败就痛苦。显然,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与引导对提高孩子的认识特别重要。

  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如何矫正坏习惯?我总结的基本方法是加减法,即培养好习惯用加法,矫正坏习惯用减法。加减法也是正强化和负强化的方法,即你希望孩子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就鼓励他相关行为多多出现;你希望孩子矫正什么样的坏习惯,就鼓励他控制和减少相关行为。

  怎样培养良好习惯

  第一,要确定规范。

  《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记》说得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什么叫人?人就是身上的兽性越来越少,文明性越来越多,适应社会的发展。比方说动物,它们不讲什么平等、怜悯,它们就是弱肉强食,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可以看到立规矩对习惯养成的作用。父母都特别希望老师关照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容易喜欢,在班里容易受欢迎?答案之一是有礼貌的孩子。

  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叫早儿,早儿就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上小学、上中学是人见人爱,到哪个地方都自然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女孩,善解人意,待人彬彬有礼。

  早儿接电话,一拿起电话就说:“您好,请问您找谁?”如果她妈妈不在,她会说:“我妈妈现在不在,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转告她吗?需要让她给您回电话吗?”对方不挂电话,她肯定不会放下电话,都是先让客人挂电话之后,自己才放下电话。

  有些孩子一接电话,开口就是:喂,找谁?不在!挂了。早儿为什么那么有礼貌呢?那就是习惯养成的结果。妈妈跟她说:“凡是给咱们家来电话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客人,对客人一定要热情,要抱着愉快的心情接电话。接电话先说‘您好,请问您找谁’,然后该谁接电话谁就接电话,该做什么记下来,而且要后挂电话。”

  早儿当然也有忘记的时候,妈妈看见了,就提醒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提醒多次之后,过了21天,过了三个月,早儿就非常习惯了。这就是非常细致的礼仪习惯培养。

  北京史家小学发动学生自定班规,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班规、家规、校规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明末清初有个学者叫朱柏庐,他著的《朱子家训》这样写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给孩子确立的规矩。

  第二,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准备,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下面是我的亲身体会。

  2003年,我在新西兰访问。一天傍晚,我们走进一家超市。一进去,里面的蔬菜色彩鲜艳。我看到柿子椒又大又鲜亮,有鲜红的,橙黄的,碧绿的,忍不住就拿了一个柿子椒轻轻地捏。

  没想到,一个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台湾导游说:“孙先生,这儿的习惯是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我听了之后简直是呆住了。因为我自认为还是一个比较文明的人。坦率地说,第一次听说不要用手挑东西,要用眼睛挑东西。这就是习惯。

  还有一次在菲律宾,那里冬天很温暖,在椰子树下游泳十分惬意。当时香港女童军的几位女士邀请我们一块去游泳。我想,游泳要走很远的路,到那个地方更衣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就穿好了泳裤,然后穿着睡衣就出去了。一位女童军的小姐说:“孙先生,你怎么这样穿呢?”我当时还不太明白,怎么可笑?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礼仪:穿着睡衣是不能离开房间的,因为不合礼仪。但是坦率说,我真不知道。在北京,我家附近有一个饭店,在那儿吃饭的人有一多半都是穿着睡衣的,男女都有。自从知道这个礼仪习惯,我再看到他们就很不顺眼了。

  还是要说说我们中国人随地吐痰的习惯。北京有个调查推算,中国每天约有四亿人随地吐痰,即32.9%的人有随地吐痰的恶习。著名作家邓友梅考证了一下,发现随地吐痰在中国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京剧《文昭关》表现的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的故事,剧中的老生东皋公就先在帘后“嗯,吐恩”一声再出场。邓友梅不明白,就问研究京剧的人,这是什么意思?人家告诉他,这就是吐痰的声音。“非典”的出现让我们知道随地吐痰的可怕。

  为了孩子,为什么要改造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呢?

  孩子在学校培养好习惯,放学回家:“爸爸好!妈妈好!”可是我们有的父母就不习惯:“你叫什么呀?”孩子进门说:“爸爸,我回来了!妈妈,我回来了!”家长则不耐烦地:“回来就回来吧,啰唆什么啊。”父母如此态度,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实际上,“出必告,返必面”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孩子外出,走的时候得打招呼;回来的时候,要问候家里人,这既让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也有利于孩子的安全,因此父母应积极回应。要让这个打招呼的行为成为每个家庭的一个很重要的习惯。

  第三,要尊重儿童的权利,让孩子充分地参与。

  多年的研究使我有一个感受:习惯培养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培养主人,也可能培养奴隶。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忽视孩子的主体作用,这就很可怕。所以对待儿童的习惯养成,父母要小心谨慎。

  好习惯培养应以健康人格为导向,首先要尊重孩子的主人地位。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应当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习惯养成的最高境界是形成人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这一点特别重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孩子们觉得:这是我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我才可以多交朋友。这才是自主自动的心态,而不是被逼无奈的。

  在乔布斯的成长经历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在他11岁的时候,他居然能够说服父母搬家,由此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少年乔布斯拥有的智慧和意志力;另一方面更可以看到其父母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这个故事启发我们,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是何等的必要。同样,习惯培养也要重视孩子的心声,这就是一种尊重。

  教育的一大失败可以说就是把太多的教育变成了一种从上到下的要求,而没有一个从下激发出来的主动的需求。现在全世界都在研究儿童,一个重要的主题是儿童参与。

  儿童参与在许多地方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下面这个例子是我的一次亲身经历。

  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成立100周年的时候,我随全国青联代表团去祝贺。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来了1800多个嘉宾。晚上就餐之前,看演出。第一个节目——狮子舞,表演的青少年非常地尽力。可我发现这些耍狮子的人眼神有些异样,直直的、愣愣的。我非常奇怪:“眼神怎么这样?”一问才知道,这是一些弱智孩子在表演。我非常震惊,感动得落泪。

  试问,如果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1800多名嘉宾,第一个节目我们敢让弱智孩子来表演吗?我们会挑一些嘴巴灵巧、模样可爱的孩子来表演。那么,儿童的平等在哪里?儿童的参与在哪里?素质教育的第一个原则就是面向全体,而不是面对少数。可以说,行为习惯的养成,如果没有儿童主动而充分的参与就不会成功。

  据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卜卫对儿童权利的研究,儿童参与有一个阶梯,这个阶梯有八层:

  第一层是操纵,成年人操纵儿童;

  第二层是装饰,找几个孩子来表演一下,来装饰;

  第三层是象征性地参与;

  第四层是成人指派;

  第五层是与儿童商量;

  第六层是与儿童讨论一起商定;

  第七层是儿童提出方案,如“我要养成说话算话的习惯”,儿童决定,成人不限制;

  第八层是儿童和成人一起决定。

  在我看来,习惯培养的起点在第五层,与儿童商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我们要和孩子商量:你们需不需要培养这个习惯?你愿不愿意培养这个习惯?把选择权还给孩子,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好习惯。

  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选择和决定,这是习惯培养的最低起点。首先,成人与儿童商量,并认真对待儿童的意见。最理想的状态是儿童自己提出一些意见,并与成人共同做决定。在充分尊重儿童权利的基础上,让孩子发挥主人作用,自己决定养成哪些好习惯,改正哪些坏习惯,自己决定采用哪些方法,并主动学会与成年人合作,这应当成为习惯培养的首要原则。当然,成年人的引导与帮助是必需的,但只有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才能成功。

  第四,习惯培养人格化高于技能化。

  习惯培养一个比较好的、比较高的境界是人格化。什么叫人格化习惯?就是行为习惯是以人格为导向的。人格是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合。人格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化。当然技能化也很重要,有智慧型的,有技能型的,就像骑自行车和游泳,属于动作性、技能性的习惯。

  但是,要注意一个误区,在习惯培养的行为训练当中,不能讲单纯的技能化。比方说,有一家外资企业要求员工见了客人要微笑,微笑的标准是露出八颗牙齿,因为这样的微笑是灿烂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未必发自真心,如职业化的微笑、无奈的假笑等。这种笑对孩子未必就好。培养孩子对人发自内心地笑,当然允许有个性化差异。比方说,在表达对人友好的时候,儿童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不习惯叫人,父母却说:“过来,叫叔叔,叫阿姨……”小孩子就跟着鹦鹉学舌,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

  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可以告诉他,对客人要有礼貌,要让孩子真心地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如笑着点头,千万不能像训练动物那样训练孩子。

  有一个英国皇家教育代表团到我国南方某幼儿园参观。园长为了让外国人看小朋友是怎样守纪律的,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碗汤圆

  代表团到时幼儿园先举行迎接仪式。小孩儿都特别喜欢吃汤圆。对着汤圆,有个小男孩等不及了,低下头舔了一下。园长看见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男孩马上低下了头,知道犯错误了。

  参观完了之后,中国的老师们就问英国的客人:“你看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怎么样?”一位英国教师说话很幽默:“我看你们训练孩子的方式和我们英国皇家训练马队一样,要先出哪个蹄子,后出哪个蹄子……”多尖锐的讽刺啊!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大步骤。

  步骤一:提高认识。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主动养成好习惯。

  步骤二:明确规范。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学生以及父母和老师都参与。要共同协商制定培养目标,三个月或半年培养一个习惯,不宜贪多贪快。

  步骤三:榜样教育。一般来说,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而少年儿童最崇敬榜样,用各种方式进行榜样教育是有效的。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10分钟的,这就是好习惯。

  步骤四:持久训练。行为习惯一定要长期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大家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形成一定要训练21天到90天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步骤五:及时评估。习惯培养过程需要用各种方式评估、表扬、引导,孩子一定要及时地表扬。

  步骤六:形成环境。要形成良好的集体和风气,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在班里或家里都会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会批评帮助,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六大步骤,把每个步骤都做细化,良好习惯就养成了。

  本文来源于《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分页浏览>>(共计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