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2013-09-24 第002期

柏燕谊

百诚释心咨询公司创办人,首席心理咨询师,畅销书作家

摆脱父母控制 需要智慧和技巧

  把控制说成爱,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这都是为你好”,这是父母经常对孩子说的一句话。

  在这句话的掩护下,父母却对孩子犯下控制的暴行。

  请不要以为我是在夸张,雨薇的故事,只是我多年来千百例心理咨询中的一例。

  我曾接待过一位年近五十的刘女士,她的父亲刚刚去世。她是看了电视节目,最终找到我的。她对我说:“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找你,可能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我的人生已经是一片废墟了。”

  刘女士的父亲是一名高级知识分子,在自己工作的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外界对他的评价很高,带过的学生也无不称赞他治学严谨,平易近人。但这位父亲,对待家人却是非常粗暴。母亲是一位家庭妇女,父亲就是母亲的天与地,她对丈夫从没有任何反抗,默默地走完了一生。当然,她也从未插手过女儿的教育,而是将这一责任全权交给了丈夫。

  刘女士回忆,父亲对她的教育是简单粗暴的:握笔的姿势不对,要打;吃饭的时候没有吃净饭粒,筷子对着脑袋就是一下;一次因为对客人没有礼貌(她实在说不清自己哪里没有礼貌),父亲伸手就给了她一记耳光,之后的好几天,她的耳朵都嗡嗡作响。

  讽刺的是,在父亲这样的教育下,她居然也长成了一个别人眼中很优秀的人。大学毕业以后,她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顺利地与单位的同事恋爱结婚。父亲并不赞同她的婚事,但也没有理由反对。她以为,她终于可以开始新的生活了。

  然而,她的婚姻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美满。丈夫忍受不了她的一些生活习惯,她也看不惯丈夫的大大咧咧,两人矛盾不断,三年不到就离了婚,她主动提出孩子随丈夫,并搬回去跟父亲一起住。

  她说:“柏老师,您相信吗?那么多年,尽管我那么想念孩子,却从来也不跟孩子联系。孩子二十岁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个蛋糕,骑着自行车给她送过去,从城北到城南,只用了半个小时,放下糕我掉头就走,一路上狠狠地踩着自行车,回到家里也只用了半个小时。那是我一生中最疯狂的行程了。回去的路上,我真恨不得自己就被车撞死。”

  我问她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不跟孩子见面,哪怕是说一句话。

  她回答我:“柏老师,我害怕。我害怕自己控制不住,会像父亲对我那样对孩子。在我结婚的那几年里,我最恐惧的事就是发现我像父亲。我受不了我丈夫吃饭的时候筷子上粘着饭粒,我受不了孩子不把奶瓶里的奶喝干净,受不了她弄脏衣服。丈夫上厕所喜欢拿一本书进去看,一上就是很长时间。那段时间里,我就会如坐针毡,很不舒服。有一次我和丈夫大吵一架,起因只是他洗碗以后没把碗放在正确的位置……我觉得我有病,所以我不能接近孩子,我怕会毁了孩子的一生。”

  这份恐惧,常人难以理解。这份恐惧,却又那样真实。

  很多咨询者会在工作室里哭泣,宣泄他们被压抑已久的情绪。但这位女士,在说起自己的故事时,自始至终都是那样平静。她一直在重复一句话:“我的心已经死了。”

  我问她:“为什么你离婚以后要和父亲一起住?难道你没想过自己独立生活?”

  她说:“这种情感你可能无法理解,我是父亲教育出来的,我对他有责任。我妈妈去世以后,他很孤独,脾气又坏,赶走了十几个保姆,除了我没人受得了他。我只能照顾他,直到他死。”

  其实,对刘女士的选择,我并不觉得意外。

  就像雨薇,她也曾经试图反抗,最后却发现,还是生活在父亲的控制之下,最为省力和安全。

  父亲对她们的控制,深入骨髓,最后,已经成了她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多少句类似的话?

  “这都是为你好。”

  “爸妈绝对不会害你。”

  “你长大了,自己当了父母,就会明白我们的苦心。”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每个人都有控制欲。如果是陌生人试图控制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定会反抗。

  可是,当控制者是父母,受控者是子女,这种控制就变得隐蔽、狡猾,同时也更为强大。

  因为,这份控制是在爱的名义下实施。

  最深刻的控制是精神上的控制。

  最无形的控制是让你与控制者成为一体。

  最可怕的控制是你心甘情愿被控制,用自己的人生,为控制者陪葬。

  因为你无法战胜自己内心最强烈的恐惧:挣脱控制,就会失去爱。

全文浏览>>(共计5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