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11-11 第004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学会做人的本质含义是成为完整的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委员周南照所说,学会做人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因此,学会做人是教育的核心目标。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

  图片来源:@太平洋亲子网

  父母不是战略家但需要战略眼光,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最重要的教育。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赵忠心教授所说的那样:“幼儿教育是基础,基础是根基,根基是要承重的,要承受一生的重量,光学习知识和技能是无法打牢根基的。”因此,家庭教育并非都是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孩子人格的影响。

  习惯是对人的解放还是成为人的枷锁?这取决于你养成了什么习惯。如果是养成爱运动、爱读书、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做事有计划等好的习惯,自然是人的解放;如果是养成做事拖拉、言而无信、依赖他人、没有责任心等坏习惯,自然是人的枷锁。因此,要以做人做现代人为导向来培养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需要潜移默化。因此,就儿童的习惯培养而言,家庭的作用至少比学校高出100倍。日本教育家福泽谕吉认为,道德教育和习惯养成只靠学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由家庭、社会、学校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去完成。他说了一句堪为经典的话:“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教师。”

  教育的真理是朴素的。现已95岁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乐山被誉为新中国幼教拓荒者,她的教育观点极为朴素:“爱孩子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丰富孩子的经验,提高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一点也不费劲。”相反,今天重压之下的孩子因为扭曲,所以就成长得很费劲。

  习惯与能力是什么关系呢?也许,教育家叶圣陶说得最明白:“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

  人们追求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可能也是一种习惯。如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所说,按习惯做就“心安理得”,不按习惯做就“失魂落魄”。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论对于习惯的观点最为奇特,他说,习惯是一种“外在性的内在化”,习惯是“一种体现在人身上的历史”。或许可以说,习惯既是个人的历史也是社会文化的历史。

  教育荒废与新人才观

  今天的教育是人人重视,家家户户关心。但是人们重视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呢?日本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反思自己的教育,认为日本的教育处于一种荒废的状态,即表面上抓得很紧,实际上荒废了真正的教育——人格教育。我们的教育是不是也有这个问题?我在反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的时候,也有特别深的感悟,因此写出了《夏令营中的较量》。

  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现状并不乐观。据《上海商报》2012年9月份的一篇报道,近两年来,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下属的心理健康援助热线,每天都能接到40-50个心理困扰甚至有自杀倾向的求助电话。统计的结果显示,20-40岁的自杀高危人群占总数的40%左右,女性与男性求助者的比例大致达到2: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名老师向记者介绍说,每年都有3-5名具有明显自杀倾向的学生向他寻求心理帮助。

  2012年5月,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严俊在北京积潭桥附近的护城河跳河自杀,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严俊是村里唯一考上清华的孩子,而且本科毕业后直接被保送为研究生,父母都盼着严俊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光宗耀祖,却不料等来的是这个噩耗。

全文浏览>>(共计2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