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收藏

2013-10-30 第001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巧用加减法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良好习惯

  第一,要确定规范。

  《论语》说:“不学礼,无以立。”《礼记》说得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什么叫人?人就是身上的兽性越来越少,文明性越来越多,适应社会的发展。比方说动物,它们不讲什么平等、怜悯,它们就是弱肉强食,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可以看到立规矩对习惯养成的作用。父母都特别希望老师关照自己的孩子,喜欢自己的孩子。但是,什么样的孩子老师容易喜欢,在班里容易受欢迎?答案之一是有礼貌的孩子。

  我一个朋友的女儿叫早儿,早儿就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孩子,上小学、上中学是人见人爱,到哪个地方都自然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女孩,善解人意,待人彬彬有礼。

  早儿接电话,一拿起电话就说:“您好,请问您找谁?”如果她妈妈不在,她会说:“我妈妈现在不在,您有什么事情需要我转告她吗?需要让她给您回电话吗?”对方不挂电话,她肯定不会放下电话,都是先让客人挂电话之后,自己才放下电话。

  有些孩子一接电话,开口就是:喂,找谁?不在!挂了。早儿为什么那么有礼貌呢?那就是习惯养成的结果。妈妈跟她说:“凡是给咱们家来电话的人,都是我们的朋友、客人,对客人一定要热情,要抱着愉快的心情接电话。接电话先说‘您好,请问您找谁’,然后该谁接电话谁就接电话,该做什么记下来,而且要后挂电话。”

  早儿当然也有忘记的时候,妈妈看见了,就提醒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提醒多次之后,过了21天,过了三个月,早儿就非常习惯了。这就是非常细致的礼仪习惯培养。

  北京史家小学发动学生自定班规,我认为是一个很好的办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班规、家规、校规都是养成习惯的好方法。明末清初有个学者叫朱柏庐,他著的《朱子家训》这样写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这些都是我们应该要给孩子确立的规矩。

  第二,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

  大家一定要有这样的准备,今天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可能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

  下面是我的亲身体会。

  2003年,我在新西兰访问。一天傍晚,我们走进一家超市。一进去,里面的蔬菜色彩鲜艳。我看到柿子椒又大又鲜亮,有鲜红的,橙黄的,碧绿的,忍不住就拿了一个柿子椒轻轻地捏。

  没想到,一个在当地生活多年的台湾导游说:“孙先生,这儿的习惯是用眼睛挑东西,不要用手挑东西。”我听了之后简直是呆住了。因为我自认为还是一个比较文明的人。坦率地说,第一次听说不要用手挑东西,要用眼睛挑东西。这就是习惯。

  还有一次在菲律宾,那里冬天很温暖,在椰子树下游泳十分惬意。当时香港女童军的几位女士邀请我们一块去游泳。我想,游泳要走很远的路,到那个地方更衣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我就穿好了泳裤,然后穿着睡衣就出去了。一位女童军的小姐说:“孙先生,你怎么这样穿呢?”我当时还不太明白,怎么可笑?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礼仪:穿着睡衣是不能离开房间的,因为不合礼仪。但是坦率说,我真不知道。在北京,我家附近有一个饭店,在那儿吃饭的人有一多半都是穿着睡衣的,男女都有。自从知道这个礼仪习惯,我再看到他们就很不顺眼了。

  还是要说说我们中国人随地吐痰的习惯。北京有个调查推算,中国每天约有四亿人随地吐痰,即32.9%的人有随地吐痰的恶习。著名作家邓友梅考证了一下,发现随地吐痰在中国大概有两千年的历史。京剧《文昭关》表现的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代的故事,剧中的老生东皋公就先在帘后“嗯,吐恩”一声再出场。邓友梅不明白,就问研究京剧的人,这是什么意思?人家告诉他,这就是吐痰的声音。“非典”的出现让我们知道随地吐痰的可怕。

  为了孩子,为什么要改造我们成年人的世界呢?

  孩子在学校培养好习惯,放学回家:“爸爸好!妈妈好!”可是我们有的父母就不习惯:“你叫什么呀?”孩子进门说:“爸爸,我回来了!妈妈,我回来了!”家长则不耐烦地:“回来就回来吧,啰唆什么啊。”父母如此态度,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实际上,“出必告,返必面”是我们中国的优良传统。孩子外出,走的时候得打招呼;回来的时候,要问候家里人,这既让孩子学会关心家人,也有利于孩子的安全,因此父母应积极回应。要让这个打招呼的行为成为每个家庭的一个很重要的习惯。

全文浏览>>(共计4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