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专栏

2013-10-30 第001期

孙云晓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

孙云晓:巧用加减法 培养孩子良好习惯

  第四,习惯培养人格化高于技能化。

  习惯培养一个比较好的、比较高的境界是人格化。什么叫人格化习惯?就是行为习惯是以人格为导向的。人格是心理和行为特征的总合。人格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技能化。当然技能化也很重要,有智慧型的,有技能型的,就像骑自行车和游泳,属于动作性、技能性的习惯。

  但是,要注意一个误区,在习惯培养的行为训练当中,不能讲单纯的技能化。比方说,有一家外资企业要求员工见了客人要微笑,微笑的标准是露出八颗牙齿,因为这样的微笑是灿烂的。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露出八颗牙齿的微笑未必发自真心,如职业化的微笑、无奈的假笑等。这种笑对孩子未必就好。培养孩子对人发自内心地笑,当然允许有个性化差异。比方说,在表达对人友好的时候,儿童的表达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不习惯叫人,父母却说:“过来,叫叔叔,叫阿姨……”小孩子就跟着鹦鹉学舌,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

  我们不要强迫孩子,可以告诉他,对客人要有礼貌,要让孩子真心地去理解别人,尊重别人,可以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如笑着点头,千万不能像训练动物那样训练孩子。

  有一个英国皇家教育代表团到我国南方某幼儿园参观。园长为了让外国人看小朋友是怎样守纪律的,给每个小朋友发了一碗汤圆

  代表团到时幼儿园先举行迎接仪式。小孩儿都特别喜欢吃汤圆。对着汤圆,有个小男孩等不及了,低下头舔了一下。园长看见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小男孩马上低下了头,知道犯错误了。

  参观完了之后,中国的老师们就问英国的客人:“你看我们幼儿园的教育怎么样?”一位英国教师说话很幽默:“我看你们训练孩子的方式和我们英国皇家训练马队一样,要先出哪个蹄子,后出哪个蹄子……”多尖锐的讽刺啊!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六大步骤。

  步骤一:提高认识。要认识习惯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让孩子分析案例等各种方式来进行,使他们切身感受到习惯的重要性,主动养成好习惯。

  步骤二:明确规范。与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行为规范。定家规,定班规,制定习惯培养目标,一定要发动学生以及父母和老师都参与。要共同协商制定培养目标,三个月或半年培养一个习惯,不宜贪多贪快。

  步骤三:榜样教育。一般来说,各个领域的杰出人物都有好习惯,而少年儿童最崇敬榜样,用各种方式进行榜样教育是有效的。大家都知道李嘉诚很守时,他怎么守时?他的表都是拨快10分钟的,这就是好习惯。

  步骤四:持久训练。行为习惯一定要长期训练。习惯培养有很多技术手段,大家可以尝试,但是有一条,一个行为的形成一定要训练21天到90天以上。但是这训练不是天天正步走,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要进行分析、评估、引导、训练等,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步骤五:及时评估。习惯培养过程需要用各种方式评估、表扬、引导,孩子一定要及时地表扬。

  步骤六:形成环境。要形成良好的集体和风气,谁出现了好的行为,在班里或家里都会得到鼓励、支持、欣赏;谁有不良的行为出现了,大家会批评帮助,这对一个人好的习惯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六大步骤,把每个步骤都做细化,良好习惯就养成了。

  本文来源于《习惯决定孩子一生》

全文浏览>>(共计4页)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